首页 / 历史军事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百八十六章 银庄不应成为朘剥的利刃(3 / 4)

作品:《朕就是亡国之君

巴县的外班职役名叫李三元,诨号黄臕,本是個杀人重犯,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之下,李三元杀人后,漏网逃狱了。

逃狱之后,李三元结交山林流寇,交好官衙府司,输重贿,最终成为了外班职役的领头大哥。

巴县铺户每户每年三两银子的常例,李三元还在城门外私设规条,擅抽课税,多次当街强抢民女,为害一方凶焰滔天。

在万恶的封建社会里,出现这种恶霸,并不算稀奇。

“限定额员,定期考成?当然各州府县的银庄主事,应当以九品京官派遣。”李宾言试探性的说道。

于谦这才点头说道:“善。”

戥头案后,大明对各地县衙衙役的数量,进行了一次清查考成,限定了额员,并且定期考校,这才算是缓解了这个问题。

李宾言这才继续说道:“这第三,则是民信局、钱铺、钱庄、兑店等民间行当,是不是准许他们经营兑换、放款、供给、签发会票等事务?”

朱祁钰听李宾言这么说,也是一乐,摇头说道:“就是朕不准他们经营,他们就不干了吗?”

自从大明宝钞私印、盗印、滥印,钞法败坏之后,大明早已经实质性的松弛金银之禁,由于宝源局,长期不开炉铸钱,一年就铸钱两千万钱,导致了私钱庞杂。

铜钱轻重不一,成色各异,通宝、私钱、飞钱三者之间的比价差异大,钱币名类繁多,金背、旋边等就有几十种名目,钱铺、钱庄、兑店等应运而生,发展迅速。

正统十三年,稽戾王曾经下旨,禁止贩售铜钱,但是钱店的东家便私相结约,各闭钱市,以致物价翔踊,百姓怨声载道,逼迫稽戾王不得不收回成命。

一刀切是典型的懒政,朱祁钰一直在用御制银币和景泰通宝大小钱,来梳理着货币的种种乱象。

其实户部不止一次奏请,请旨准设钱铺,为钱铺法定之始,以市镇中殷实户充任,随其资金多寡,向官府买进银币通宝,以通交易。

李宾言的意思和户部奏请,大致相同。

于谦倒是没有反对,他尤其擅长国家之制,民间的钱铺的存在,对大明的银庄发展是有益处的,绝对的权力必然造成绝对的腐败,这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李宾言的三策,是缓解大明钱庄冗员的好办法。

盐铁会议只是讨论,具体拿出一个可执行的方案来,还需要大明以工代赈,官道驿路平整硬化来配合。

朱祁钰坐直了身子,正色的说道:“从遥远的西方来的使者尼古劳兹和大明礼部尚书胡濙坐而论道,就讨论过罗马的货币。”

罗马,那个已经不复存在的、西方唯一能称得上帝国的国家。

“凯撒从元老院手中获得了制造金银币的权力,而后屋大维完善了它,在罗马广场的朱庇特神庙,可以结算承兑金银铜币。”

“通往大神庙的长街上,铺满了纯金的地砖,所有到过大神庙的人都惊叹于帝国的强盛和富足,将自己手中的金银,交给了大神庙保管。”

朱祁钰觉得尼古劳兹在吹牛皮,按照尼古劳兹的描述,通往大神庙的长街有近八里长,三丈宽,铺满这条路的金砖,该有多重?

直到十九世纪初,全世界的黄金总重6也不超过一万吨。

当然朱祁钰更倾向于尼古劳兹用了夸张的手法,来表达罗马货币的逻辑,毕竟尼古劳兹也没去过罗马,他的都城是君士坦丁堡。

罗马的大神庙吸收金银,再用吸收的金银,铸造第纳尔银币和阿斯铜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