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百九十四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3 / 4)

作品:《朕就是亡国之君

必然是吃干抹净,一分不留。

这就是大户想跑,却没办法可以跑,最后求到了他这里的原因。

叶衷行是个官商,也只是个官商,他见不到陛下,也见不到李宾言、陈宗卿、徐承宗这些人,他能见的就只是费亦应。

费亦应接到了拜帖,让门房把人领到了书房来。

客套寒暄之后,费亦应才开口问道:“叶衷行你的祖父是叶宗岷?你的先祖是叶梦得?”

“是。”叶衷行俯首说道。

大明户部尚书夏原吉在洪武年间,也只是中书省制诰,他去了松江府治理黄浦江,事事不顺。

叶衷行的祖父叶宗岷当时已经中举,就一纸奏疏,把夏原吉给弹劾了,弹劾他尸位素餐,不通治水之术。

朱元璋就把夏原吉召回南京闻讯,夏原吉这才把其中的困难一一道来,而后夏原吉还去专门请教叶宗岷治水术,终于把太湖水系给疏浚了。

至于叶衷行的祖上叶梦得,此人是南宋进士,户部尚书,精擅物候气象之学。

“你无意求取功名吗?”费亦应看着叶衷行郑重的问道。

当初费亦应弃儒从商,是被逼无奈,即便是当初做商总的时候,费亦应也从来没放弃考取功名的想法。

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才是正途。

叶衷行家学渊源,也非穷的揭不开锅,读不起书,所以费亦应才有此一问。

叶衷行感慨的说道:“并非不想考取功名,实在是愚笨,朽木不可雕也。”

考科举那是要天分的,叶衷行实在是没那个天赋,家学渊源不假,书香门第也没错,但是他个人实在是学不会。

叶衷行把自己的安排告诉了费亦应,费亦应听后不断的点头。

费亦应摇头说道:“良言难劝找死鬼啊,陛下说的没错,大明安逸的生活,还是把他们惯坏了。”

费亦应作为扈从南巡的侍读学士,自然是有资格面圣的,他到了别苑之后,向兴安大珰禀报之后,见到了陛下。

“十五日之后,那是八月份。”朱祁钰确定了时间,他闲来无事,自然会去查看。

费亦应犹豫了下说道:“陛下,叶衷行说了个情况,很有意思,在陛下听闻消息之前,已经有缙绅尝试用蛇头的船离开,结果毫无例外,都被吃的骨头都不剩了。”

朱祁钰一愣眉头一皱说道:“朕未曾听闻这类的案子。”

费亦应解释道:“原告都死了,自然没人告状了…”

朱祁钰为之愕然,逻辑上而言费亦应说的很有道理,无法反驳,他笑着说道:“啊,也对。”

所以叶衷行的买卖才会这么好做,这帮人才会如此的迫不及待。

“陛下,臣有一些疑问不解,为何最后还是订了五成,这抽分的比例太高了。”费亦应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上船五成,下船三成和上船三成,下船五成,在移民税抽分上,并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这个先后顺序一变,就立刻会打消一些人的外逃的积极性。

在费亦应看来,陛下没有动用大军把他们吊死在长江沿岸,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缙绅、势要豪右、富商巨贾把持着大明大量的丁口,严重的阻碍的了大明小农经济的蜕变,不利于当下大明国策的推行,尤其是劳保局的劳动报酬保障,他们总是在明里暗里、想方设法的降低劳动报酬。

三上五下,可以清理更多的肉食者,大明也能募集更多的善款。

五上三下,则会阻碍一群立场不那么坚定,逃跑态度不那么坚决的肉食者。

朱祁钰上下打量了下费亦应说道:“只要他们在大明一天,他们就还是大明的子民,朕还是他们的君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