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七百二十八章 一贯作风,敢打敢胜(2 / 4)

作品:《朕就是亡国之君

而这次征伐安南之战,就是朱仪复爵的最好机会。

新一代的英国公张懋、黔国公沐璘、成国公朱仪到底是不是草包,还得在战场上见真章,但是有一点,朱祁钰非常确定,那就是这次征伐安南的四个国公,全都是衙内。

而陈懋只是宁阳侯。

所以朱祁钰必然要去广州府亲自坐镇,谁掉链子,陈懋无法处置,朱祁钰可以。

“陛下英明。”于谦首先表示了对陛下决定的拥戴和赞同。

至于陛下久不在京师,无比忠诚的顺天府不再那么忠诚,襄王殿下心中生出了什么奇奇怪怪的想法,会不会发生黄袍加身之事,于谦并不担心,京师作不出什么大乱子来。

陛下登极已九年之久,并非当初急切亲征平叛之时了。

而且陛下如此勤政,于谦其实也偶尔会担心陛下会厌倦,最后政怠宦臣,乃亡国之兆。

“既然已经议定,就依定策而行。”朱祁钰开始和大明中多将领,讨论关于进兵事宜。

这种讨论颇有些纸上谈兵的意味,对着堪舆图、沙盘计划进兵,不是开玩笑?

朱祁钰不是闲的没事干浪费时间,而是基于现实情况,抱着最坏的打算,做最多的准备,未虑胜,先虑败,方能百战不殆。

料敌从宽是必然的,因为军事行动充斥着各种偶然性和不确定性,所以战争的胜负是不可预料的。

比如在简定只好日南王的时候,黔国公沐晟领征夷将军印平定叛乱,可是厥江大战中,沐晟大败而归,连总督军务的兵部尚书都死在了厥江。

朱祁钰做的是输掉的准备。

于谦和陈懋是越听越心惊,陛下这料敌从宽也太宽了吧!

“八百大甸的缅甸、老挝、暹罗、真腊、占城驰援安南,陛下,陛下,这不可能的。”陈懋连连摆手说道:“黎朝仗着自己兵强马壮,多次侵侮,他们什么立场驰援安南呢?”

朱祁钰疑惑的问道:“没有这种可能吗?”

“绝对没有。”陈懋颇为认真的说道,陛下这个举世皆敌的思维方式,让陈懋觉得很难理解。

大明可是天朝上国,是外番蛮夷的宗主国,为了安南和大明兵戎相见,麓川诸国,哪有这个勇气?

“再说了,就算他们猪油蒙了心,非要驰援,那大明也打完了啊,黎宜民和黎思诚,难道还要在大明并未进兵之时,就要引狼入室?”

“有理。”朱祁钰颇为赞同的说道:“朕就是说有这个可能嘛,做好准备,有备无患。”

陈懋略有些无奈,但还是俯首称是。

陛下准备了不少预备役,甚至还打算在广州府拉壮丁,从大明十六省征调钢铁火羽等军备。

陛下这个料敌从宽,这是要打安南?整个麓川打完,都显得绰绰有余!

但是陈懋也说不出什么反对的话来,战备越充分,胜利的天平就越向大明倾斜。

眼下大明也有的是军备,陛下折腾到广州府这点军备,对大明而言,也不算是穷兵黩武。

这次的廷推进行了整整三个时辰,已经七十九岁的陈懋,并没有失去勇气,陈懋没有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对待此次征伐安南,而是依旧保持着他一贯的作风,敢打敢胜。

正统十四年,陈懋平定叶宗留邓茂七的百万民乱时候,行至浙江,将校参将不敢言战,就提议分兵扼守海口,被陈懋斥为自缚自死之策,执意入闽,最终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