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星图边缘 / 章节正文阅读

关于本书(1 / 1)

作品:《星图边缘

这部小说或许是安排好的。

2008年,我16岁,我母上大人就给我找了一个大师算命,大师说了三件事,第一件事就是我将来会离家很远很远,第二件事就是我会靠笔杆子吃饭,第三件事就是我会出名。

也许诚如大师所说,我大学毕业后就去了北京工作,离家十万八千里呢,我从事的行业也是文化行业主要做内容的,影视、节目相关。

如果说考靠杆子吃饭和我的行业还能够沾点边的话,那这第三件事就让我坐立难安了。

对于这本书的筹备其实不长。

我本人就是科幻、军事迷,从小就对这方面感兴趣。

后来年龄大一点了就对科幻电影感兴趣,直到《流浪地球》这部电影上映,点燃了我心中一直以来的科幻创作梦想。

我做过一些调查发现,当下科幻电影最成熟、最有信服力的依然是美国。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美国是当今世界科技最发达的国家,无论是航天、科技、军事等领域都领先其他国家很多年,因此美国的科幻内容相较其他国家更加具有信服力。

打个比方,美国和印度同时声称自己研究出了宇宙飞船并且具备移民火星的条件,你会相信哪一方?

因此中国的科幻文学并不是想象力不够,也不是逻辑不合理,而是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再加上中国的科技实力的确与美国相差一定的距离,才使得我们的科幻文学大多浅尝辄止并未有什么深度。

再加上爽文、小白文当道,看书基本不用脑,爽完一章爽下一章。

如果看完一本书没有获得一些收获或者是共鸣的话,岂不是在浪费时间?

想想当时看鲁迅的《狂人日记》、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村上春树的《挪威森林》这些书时自己内心不说波涛汹涌但起码的涟漪是有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对于人性和信仰的解读是不同的。

看完一本书需要回味良久。

尽管网文达不到那样的深度,但起码的逻辑和社会常识应该有,至少不会让一个学生党去写一个都市职场文这么儿戏。

《星图边缘》这本书里融合了很多元素,无论是机甲、人体强化、人工智能等都是我对未来的一种设想,世界观基于当下的世界,当然也高于现在。

写这本书让我学到了很多科学知识,就算是胡诌那也得基于科学理论的严谨吧。

有朋友问我为什么不写一个类似于《银河帝国》那样宏大的世界观,因为那是另一种纬度的描写,距离现在太过遥远,更像是另一个平行宇宙的事情。

我只想以一个人的身体力行去感受这世界的变化,没有上帝视角、没有主角光环,实实在在的带给大家一个全新的科幻世界。

希望《星图边缘》能够为祖国的科幻文学尽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