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武道神州 / 章节正文阅读

两百五十七章 衍圣谷(2 / 2)

作品:《武道神州

“臣妾做不到啊!”李若虚只想这么说。

难度太大,没有广大人民会聚的时代的浪潮,那你再怎么天降猛人,也不可能突破时代的局限达成天下大同,李若虚只能微微摇头:“此实非人力所能成也。

我曾经听过这么一句话: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一身浩然正气道儒生正欲再度开口,却被高诵大同篇的老者阻止:“人各有志,不可强求。”

“天下大同,非是个人之力可以成就,还是应当依法治世,方可有说得。”讲台上一脸严正肃穆的威严壮年儒者开口道。

“知行不可与一,不可以成道也,我们却是强逼不得。”讲台上最后一位手执白木戒尺的青年也是微微摇头开口道。

“既然你已有决定,这卷《太平经》便由我们代为保管了,只是万不可忘了心中仁义。”最先开口的老者微笑着开口。

李若虚认真点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虽不能兼济天下,不敢忘仁义也。

力所能及,必不辞也,三尺之内,目之所及,皆可顾得?”

“好!好!好!”连道三声好字,老者伸手一指,李若虚眼前弥漫耀眼的迷蒙白光。

再回过神来,李若虚又回到了石壁之前,手中《太平经》却是没了踪影。

看向画壁,却见最靠近讲台之处,多了个身形模糊不清的儒生,正端坐听讲。

李若虚眼中闪过若有所思之色。

刚才究竟是黄粱一梦,还是自己的意识进入了石壁画面之中?

摇了摇头,李若虚神色微动,体内真气运行不息,一股浩然正气充塞天地,涌入体内,不知不觉之中神意开始与真气相合,真气中开始烙印下神识印记,发生质的蜕变。

李若虚耳边不知各处传来宏大只声:“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感应到体内的真气神意变化,李若虚顾不得其他,立刻盘膝坐下,运转六虚长生功,在充盈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意助力下,加快自身真气神意之融合。

其实经过重阳金丹灌顶,世尊如来授法之后,李若虚已经是在先天境界走到圆满了,精、气、神皆是圆融无碍,就差一个契机,做到神、气、精,任意两者融合,就能够突破入归元境。

如今在衍圣谷听了先圣讲法,灵机一现,却是现出了突破的契机。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李若虚感应天地至高至大之气,心中不自觉的默念起《正气歌》最熟悉,也是唯一记得的几句。

心意触动,神识则有所感,神意真气融合速度猛然增快。

天地有正气,于人曰浩然,六虚长生功法御天地,调集天地之正气,自身之心神合于浩然之意,两者如水乳交融,加之衍圣谷充盈无比的浩然正气,李若虚的精进飞快,省却了大量的时间。

寻常的武者突破归元境,都要闭关静修,尽可能避免外界对自己心神的搅扰,想要功行圆满,根据各自情况的不同,可能要十几天到数个月的苦修。

而李若虚在衍圣谷之内,仅用了两个时辰,便将一身真气融入神意,突破的归元境。

真气中融入神意,不仅仅能够真正意义上的气随意动,随心所欲

,想让它有什么变化,就能让它变成什么样,完全可以作画写字,凝聚兵刃器具,只要花费足够的心神,都能够做到。

更重要的是真气的质量也有了质的提升,不可同日而语。

如果说之前先天境武者真气只是普通的生铁,那归元境融入神意的真气就是百炼精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