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大清皇孙日常 / 章节正文阅读

98、第九十八回(1 / 2)

作品:《大清皇孙日常

张若溎与弘晟同年,今年八岁。他的长相明显比较像他亲爹张廷玉,尤其是一双眼特别像。不过,眼神却不像。张廷玉的眼神是深沉睿智的,而张若溎的眼神是清澈坦荡的。

弘晟还记得五年前把张若溎从人拐子手里救下来,他一副痴痴呆呆地模样,不哭不笑也不闹,一双眼空洞茫然,仿佛丢了魂一样。现在,见到的张若溎,一双眼睛清澈明亮,嘴角边隐隐露出两个小酒窝,煞是可爱。

五年前后的差距还真是大,如果不是张英介绍这是他孙子张若溎,弘晟还真的认不出来。

张若溎一看到弘晟,就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他重重地磕了三个头,感谢五年前弘晟的救命之恩。

弘晟听着张若溎磕头的声音就觉得额头疼,他伸手准备去拉张若溎起来的时候,却被张英给阻止了。

张英表示这是张若溎该做的,毕竟是救命之恩。

等张若溎给弘晟磕完头后,富察傅恒接着磕头。

傅恒傅恒比弘晟小两岁,今年刚六岁。不过,他和弘晟一样在三四岁的时候就开蒙了,听说也是十分的聪慧,小小年纪能背不少书。

他的长相虽然比不上弘晟,但是却也非常地精致漂亮。性子好像有些腼腆,跟他说话,他一张脸红扑扑的。

弘晟见富察傅恒用好奇又怯生生地眼神望着他,心头不由地一软,朝他笑了笑,结果他这一笑把富察傅恒弄得满脸通红。

富察傅恒一张漂亮的小脸红得能滴出血来,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眸里是满满地害羞。

弘晟:“……”历史上的富察傅恒可是一名将军,这孩子这么害羞,以后真的能做将军吗?

彼此见了礼后,开始上课。

由于弘晟将近大半年没有回来,张英没有急着给他上课,而是考问他之前的功课,看他有没有偷懒忘记。

面对张英的抽查,弘晟无比镇定地应对。

张英做了弘晟几年的先生,对弘晟的勤奋还是了解的。别的不说,弘晟在功课是非常勤快努力的。哪怕他非常聪明,但是却没有仗着自己聪明就在功课上“偷工减料”。

张若溎和富察傅恒见弘晟面对先生提出那么难的问题,竟然全部答对。

抽查完弘晟后,张英这才正式上课。

弘晟在去蒙古之前,正在学《中庸》,现在接着之前的继续学。

张英并没有因为多了两个伴读,就改变对弘晟的教导方式,依旧和以前一样,结合之前学过《论语》、《孟子》、《大学》来讲。当然,还有结合历史来说。只是帝王的权谋之术,不会在这两个伴读孩子面前说。

弘晟上课的内容是比较有深度的,张若溎和富察傅恒听的是一脸茫然,完全不知道张英在说什么。

“四阿哥,你如何看中庸之道?”

弘晟站起身来,先给张英行了个礼,随即慢慢说出他的看法。

“先生,在我看来中庸之道有好有坏,好的方面是……”

张若溎和富察傅恒一面看向弘晟,一面竖着耳朵认真地听弘晟的回答。不过,弘晟的回答也是结合历史来说,这对他们来说有些不太容易了解。

张英先生一边捋着胡子,一边听弘晟的讲解,时不时会点一下头。等弘晟说完后,张英先夸奖弘晟说得好,接着就着他说的好坏方面,更为详细,也更为深刻地讲解中庸之道。

弘晟全神贯注地听课,时不时会举手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者说出自己不一样的看法。

等到午时初,上午的课程结束,张若溎和富察傅恒快要哭了,因为他们基本上没有听懂。

张若溎和富察傅恒有自己的小骄傲,毕竟他们在各自的家族都是佼佼者,平时受到的全都是夸赞。今天来给弘晟做伴读,发现自己完全听不懂,这对他们的打击有些大。

弘晟还是每天上午跟张英上课,下午要去练武场练习骑射,还要去实验室跟格林学习西方知识。

张若溎和富察傅恒暂时上午上课的时候做弘晟的伴读,下午就不用跟弘晟学习骑射。

回到富察府后,富察傅恒再也忍不住哭了。

富察镜容一早就在等弟弟回来,好不容易等到中午,终于把弟弟等回来了,准备问弟弟做四阿哥的伴读做的怎么样,结果她还没有开口,弟弟就先哭了出来。

“傅恒,你这是怎么了?”

富察夫人连忙把小儿子拉到身边,拿出巾帕给小儿子擦了擦眼泪,关心地问道:“在宫里受欺负呢?”

一旁的富察镜容听到这话,在心里默默地说道,四阿哥才不会欺负傅恒。

富察傅恒紧闭着嘴,满脸泪水地摇头。

“那你这是什么了,好好的哭什么?”

富察傅恒抽了抽鼻子,哽咽地说道:“额娘,今天我跟着四阿哥一起上课,我听不懂先生在说什么,我是不是太笨了?”

“听不懂?先生说了什么?”

富察傅恒虽然听不懂张英在说什么,但是好在他的记忆力不错,能把上午上课的内容说出七七八八来。

富察夫人和富察镜容听完富察傅恒的话,母女俩露出一模一样吃惊的神色。

“这……”

“我听不懂,但是四阿哥却能听懂。”富察傅恒和弘晟相比,觉得自己太笨了,“四阿哥还知道很多历史,出口就是诗词或者文章,最厉害的是他把《论语》、《孟子》、《大学》全都背了下来。无论先生说什么,四阿哥都知道。和四阿哥相比,我太笨了……呜呜呜呜呜……”虽然只有六岁,但是富察傅恒还是有很强的好胜心。

“傅恒,不是你太笨了,而是四阿哥太聪明了。”富察夫人摸了摸小儿子的脑袋,温柔地安慰道,“四阿哥是皇孙,是龙孙,所以要比普通人聪明厉害。”

富察傅恒眨了眨还含着泪的眼睛,“是这样吗?”

富察镜容附和道:“是这样的,是四阿哥太聪明了,不是你笨,所以你不要和四阿哥比。”

被额娘和姐姐这么一说,富察傅恒心里没有那么难受了。不过,在他年幼的心里种下一颗崇拜的种子。

“额娘、姐姐,我以后还是多读书。虽然比不上四阿哥,但是我不能输给张若溎。”

“有志气。”富察镜容表扬道。

被姐姐夸奖的富察傅恒开心地笑了:“姐姐,我跟你说四阿哥长得可好看了,他还对我笑。”

“有多好看?”富察镜容在今年年初的时候,远远见过弘晟一次,那个时候深深被惊艳到了,到现在还忘不了。至于五年前见过弘晟一事,她已经不记得了。

“非常好看,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看的人。”富察傅恒变得激动地说道,“四阿哥说话也好听。”

富察夫人和富察镜容见富察傅恒说起四阿哥,一副眉飞色舞的模样,两人都不觉笑了。看来,傅恒很喜欢四阿哥。

张若溎回到家后,就求着他爷爷把今天上午上的课再跟他说一遍。虽然他比不上四阿哥,但是不能输给富察傅恒,不能给他们张家丢人。

宫里的弘晟不知道他的两个小伴读暗地里较劲了起来,此时的他和老爷子在慈宁宫陪太后娘娘用午膳。

有弘晟跟老爷子陪着,太后娘娘的胃口好像变好了点,要比昨天的午膳多吃了一小口。

用完午膳,老爷子就亲自搀着太后娘娘的手去御花园散步。

等太后娘娘睡下后,弘晟就去阿哥所见弘昌和弘昼。

将近半年没有见到弘晟这个哥哥,弘昌和弘昼两个像考拉一样紧紧粘着弘晟不放。

弘春他们听说弘晟来阿哥所了,也都纷纷过来找弘晟。

弘晟让赵德海把他从蒙古带回来的礼物分发了下去,惹得弘昌他们一个个激动高兴地把他压倒在榻上,十来个人一起压着他,差点把他压死。

打闹了一番后,弘昌和弘昼就央求弘晟给他们说说蒙古好玩的事情。

弘晟挑了几件有趣好玩的事情跟弘昌他们说了,结果又惹得他们一脸羡慕和向往。

“时间到了,我们该去练武场练习骑射了。”

“晟哥,你晚上还来阿哥所呗,再跟我们说说蒙古的事情。”

“四哥,你晚上来阿哥所吧。”

“弘晟,你晚上来阿哥所吧。”

弘晟见弘昌他们眼巴巴地望着他,心中不忍心拒绝,但是他晚上没空啊。

“我晚上要跟格林先生学习西方知识,没工夫来阿哥所啊。”他每天上午要跟张英读书学习,下午要跟林振忠先生学习骑射功夫,晚上要跟格林先生学习西方知识和做实验,根本没有时间来阿哥所聊天。

“晟哥,你这两天晚上就不要跟洋人学什么西方知识了,你来阿哥所陪陪我们,你这次可是走了半年。”

“就是,四哥,我都想死你了。”

“看情况吧,现在去练武场练习骑射。”

林振忠是知道弘晟在蒙古深受重伤一事,所以下午的骑射课,并没有让弘晟练习太长时间,怕他刚痊愈的身子承受不住。

这些皇孙们因为每个月有骑射考核,所以骑射功夫长进了不少。不过,和弘晟相比就差远了。

上完骑射课,在弘昌和弘昼依依不舍中,弘晟离开了练武场,去找格林先生学习西方知识了。

从蒙古回来没几天,弘晟的生活就恢复以往的规律。

对于老爷子之前开玩笑让他作皇太孙一事,他这几天完全抛之脑后了,也没有跟四爷说。老爷子对于他的赏赐,改成赐给他一块地。具体的好处,老爷子给了四爷。

直郡王和八爷两党的人对此只能羡慕妒忌恨,谁叫他们没有救圣驾的儿子。

四爷被老爷子安排去吏部了,让四爷暂代吏部尚书一职。之前的吏部尚书因为母亲过世,要守孝三年,所以吏部尚书这个位置就空了下来。

前几日,直郡王和八爷两党的人都在争吏部尚书这个位子,争得可以说是头破血流,不曾想最后还是四爷暂代吏部尚书一职。

朝中不少大臣看出来老爷子要重用四爷,不少心思活动的人准备投诚四爷,这其中就包括九门提督隆科多。

~~~~~

隆科多是孝懿仁皇后的弟弟,佟国维的三儿子,是康熙老爷子的表兄弟,算是四爷的舅舅。

四爷刚出生没多久,就被当时的佟贵妃抱去抚养,所以通过这层关系,隆科多是四爷的舅舅。不过,四爷和隆科多这个舅舅走的并不亲近。准确来说,四爷和佟家人走的都不亲近。

这两年,八爷风头大盛,佟国维跟八爷走的很近,这让四爷对佟国维一家没有什么好感。除了这方面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自从孝懿仁皇后过世后,佟家好像变得没落了些。为了能让佟家一直保持荣华富贵,佟国维开始积极筹划,想要提前站队。

在佟国维找上八爷之前,八爷曾经向佟国维释放出善意。比起直郡王和太子爷,佟国维觉得八爷更需要他的支持,所以双方一拍即合,暗中勾搭上了。

隆科多和他老子佟国维不一样,他看不上出身低微的八爷。虽然八爷对隆科多一向客客气气,还很有礼地叫他一声“舅舅”,但是他就是瞧不上。

在隆科多眼里,八爷就跟笑面虎一样,跟这样的人打交道太费脑子,而且一不小心地就会被八爷给卖了,所以他不愿意跟八爷。

比起八爷,四爷看起来冷冷冰冰,还显得有些刻薄不近人情,但是隆科多知道四爷这人要比八爷“安全”。再加上,四爷跟佟家有些关系,比起八爷,隆科多更相信四爷。

隆科多邀请四爷去珍馐楼吃饭,没跟四爷说别的,就跟四爷聊了聊家常。

四爷哪里不知道隆科多在打什么主意,对于隆科多这个便宜舅舅,四爷并没有太多好感。因为这个舅舅的品行有问题,他宠妾灭妻一事弄得整个京城里的人都知道。

朝廷不少大臣因为这件事情弹劾过隆科多,但是隆科多依旧宠爱他那个小妾,对大臣们的弹劾毫不在乎。

老爷子曾经说过隆科多两句,但是并不是正儿八经的训斥,所以隆科多没有当做一回事,继续我行我素。

隆科多一边跟四爷吃饭喝酒,一边跟四爷说着无伤大雅的玩笑。两人聊了一会儿,彼此之间的距离好像拉近了不少。

分开的时候,隆科多还倚老卖老地拍了拍四爷的肩膀,表示有空多聚聚喝喝茶什么的。

四爷冷着一张脸,轻轻地点了下头。

对于隆科多的投诚,四爷并没有拒绝。他虽然看不上隆科多这个人,但是他不能把隆科多推向八爷那边,也就是不能便宜八爷。

目前,佟国维已经投靠八爷了,不能再让隆科多去八爷那边,不然八爷的势力会越来越大。

四爷让苏培盛把十三爷叫来,随即就回到雍王府。刚回到府里没多久,十三爷就过来了。

“四哥,隆科多这个人虽然不怎么样,但是还是能用的。”在十三爷看来,隆科多能用就用,不能用也不能便宜八爷那边。“再说,他现在任九门提督,以后一定会派上用场的。”

四爷轻点了下头:“恩。”

“四哥,过不了多久,大哥和八哥他们又要让大臣催皇阿玛立太子。”

“让他们催吧,这事和我们没关系。”四爷刚刚一脸淡漠地说完,随即想到了什么,若有所思地说道,“十三,我猜皇阿玛不会再立太子了。”

“不会再立太子?”十三爷听到这话,脸上不由地露出一抹不解,“为什么?”

“二哥一事对皇阿玛的打击很大。”四爷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太子之位对老爷子来说不是什么好事,而且要是立太子对老爷子来说是个很大的威胁。

十三爷明白四爷的意思,一脸恍然地说道:“皇阿玛先是废了二哥,结果又给二哥复立,没想到二哥复立后竟然造反,这对皇阿玛来说,的确打击很大。”

“让老大和老八斗吧,我们静观其变。”

果然不出四爷和十三爷所料,没过两天直郡王和廉亲王两党的大臣就向康熙老爷子提议重新立太子一事。

老爷子早就料到这两党的人会再次提议立太子一事,也一直在等这两党的人开口。不过,这次这两党的人倒是沉得住气,不像之前那样迫不及待地提议立太子,而是等了一段时间再提。

“皇上,储君关乎国本,不能不立啊。”

“皇上,国不可一日无储君啊。”

“恳请皇上重立太子。”

“恳求皇上重立太子。”

直郡王和廉亲王两党的大臣们纷纷跪下来,言辞恳切地求老爷子立太子。

老爷子坐在龙椅上,高高在上地看着跪在下面的一些大臣,“既然这样,那各位爱卿就推荐人选吧。”说完,老爷子站起身来,玩味地看着底下的大臣,“就和上次一样。”

“退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次没有了二阿哥,他们离太子之位只有一步之遥,直郡王和廉亲王两党的人铆足了劲要争太子之位。

直郡王和廉亲王两党的人为了打倒对方,夺得太子之位,又开始争斗了起来。

弘晟也听说了重新立太子一事,不过他并没有怎么去关心。因为在历史上,康熙老爷子二废太子之后,就再也没有立太子。这个世界的皇玛法,十之八|九也不会重立太子,毕竟老爷子被之前二阿哥深深地伤害到两次。

重立太子一事,在整个紫禁城里传开来了,一时间惹得议论纷纷。不管是太监,还是宫女都在猜测是直郡王被立太子,还是廉亲王被立太子。

直郡王和廉亲王谁能成为太子变成了一个赌局,无论是宫里的奴才们,还是京城里老百姓们都在押注。

不管是直郡王还是廉亲王,他们成为太子的可能都很大。首先直郡王占了一个长子的优势,一般来说立太子是立嫡立长,如今嫡子被囚禁了,那就轮到了长子。再说,直郡王早些年跟随者老爷子四处征战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

廉亲王呢,虽然出身不太好,但是这些年他深受老爷子的信任和重用,办了不少大事,而且深受大臣们的拥戴,最重要的是他在外面有个贤名。比起粗鲁无礼的直郡王,很多大臣更喜欢温文尔雅又彬彬有礼的廉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