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大清皇孙日常 / 章节正文阅读

152、一百五十二回(1 / 2)

作品:《大清皇孙日常

永瑞出生后,弘晟在紫禁城里呆的时间依旧不长,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呆在皇家科学技术研究所做实验、搞研究发明。

弘晟这段时日一直在搞“汽车”。前段时日,经过工匠们千辛万苦的试验提炼,终于成功地从石油原油中提出来不是太纯的柴油。

柴油提炼出来后,弘晟就想拿来做发动机和汽车,以及电。不过,因为没有橡胶,还是有很多东西不好做出来。

前不久,他收到他船队传回来的消息,在东南亚那块并没有发现橡胶。但是,弘昼那边却传来一个好消息,那就是橡胶树有消息了。在福建来经商的一只外国船队,据说他们在美洲那边见过橡胶树,弘昼已经请他们去美洲那边带来几棵橡胶树。

弘晟写信告诉弘昼,如果拿到了这几棵橡胶树,就直接种在福建。到时候,再请一些种树有经验的人,给这几棵橡胶树进行嫁接。

福建那边的官场,经过一年的调查和肃清,以及四爷毫不留情的严惩,终于把那边乌烟瘴气的官场给肃清了。如今,福建官场上的官员大部分都是真心想要效忠朝廷,想要做实事,为老百姓造福的。

海禁开放一年,整个福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每天停留在口岸的外国船队非常多,来来往往的外国人也非常多。福建不少地方变得十分繁华,来这里定居做生意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泉州府。

走在泉州府的大街小巷上,能经常看到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还能遇到黄皮肤黑头发,但是说着让人听不懂的语言的外国人。

福建的海禁开放的一年带来的财富,毫不夸张地惊掉满朝文武百官们的眼球。这下,满朝的大臣们不再反对彻底开放海禁。

在福建的海禁开放一年后,浙江和广东的海禁也都开放了海禁。浙江的海禁开放,也方便了江苏。广东的海禁开放,自然也方便了广西。

海禁的开放,带来的财富让这几个靠海的地方变得十分热闹繁华,让大多数的老百姓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富裕日子。

有钱了,教育自然也要跟上去。弘晟向四爷建议,在海禁开放的几个地方,开设公立私塾,让孩子们都能去读书。既然是公立的私塾,那么束脩自然就少一些。

他还建议开设一个私塾,专门用来教前来大清做生意的外国人学习汉语。当然,教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私塾是要收费的。四爷觉得弘晟这个提议很不错,就下旨让开放海禁的几个地方实施。

在京城,弘晟自己掏腰包准备建立一个图书馆。这个图书馆是公立的,每个人都可以进去免费看书。目前,图书馆正在建设中。

除了图书馆,弘晟还提议在京城建立公立的私塾。既然要在开放海禁的地方建设公立私塾,那么京城不能落后。四爷登基后,大清的国库越来越有钱了。再加上,福建这一年上交的钱不少,有多余的钱在京城建立一个公立私塾。

建立公立私塾这件事情,四爷就交给三爷和十爷去办了。现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除了公立私塾这件事情,还有慈幼局。慈幼局就是孤儿院,弘晟让一些从宫里退休的宫女或者嬷嬷去管理慈幼局,照顾这些孤儿。为了让这些孤儿以后有能力生存,等到公立私塾建设好后,就让这些孤儿免费去公立私塾读书。除了让他们读书,等他们长大了些,还让他们去学习一些手艺。如果有资质很好的孤儿,就会被收到禁卫军的军营训练,或者被收到研究所培养。

在公立私塾建设之前,葛兰就先办起了女子私塾,而且办得非常好。

远秀身为皇后娘娘不好明面出面办女子私塾,就让葛兰全权负责建办女子私塾。

女子私塾不仅教读书识字,还教一些生存生活的技能,比如说刺绣、纺织、养蚕、厨艺等各种技能。除了这些,女子私塾教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教女子们独立、自信。

葛兰办得女子私塾的束脩很低,附近不少人家都把女儿送来读书。私塾就开在葛兰的府里,十分的安全。

自从开办了女子私塾后,葛兰整个人就变得生机勃勃,就好像找到人生中存在的意义一样。她没有孩子,所以就把所有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不仅悉心地教导,还细心的照顾她们。

葛兰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进宫来见远秀,跟远秀说说女子私塾的事情,然后再看看永瑞。自从永瑞出生后,葛兰进宫的次数就越来越多了,每次抱着永瑞都舍不得放手。

远秀见葛兰一直一个人,经常积极地给她介绍对象,但是她对再次成婚不感兴趣,她觉得她现在这样的生活非常好。在远秀看来,葛兰是被八爷伤透了心,所以不想再成婚。再说,她又不能生孩子,谁愿意娶她呢。更重要的是她这几年自由自在惯了,不想委屈自己去被束缚。

葛兰不仅把女子私塾办得风风火火,她和远秀合作开的食品工厂开办得也非常好。最重要的是她们合开的工厂里只招收女子,这让不少妇女走出家去赚钱。

对于妻子和女儿去工厂赚钱,普通人家的男人是不会反对,毕竟这是好事。但是,对于大户人家来说,让妻女出去抛头露面去赚钱是不能容忍的一件事情。

说到工厂,自从把钢筋给弄出来后,京城郊外开建了不少工厂。这些工厂都是朝廷开办的。如果老百姓们想开办工厂,可以向朝廷申请。目前,有不少皇室宗亲申请开办工厂。有不少大臣也想开办工厂,但是他们不敢申请,也不好意思申请。

四爷是坚决不同意朝中的文武百官开办工厂做生意的,弘晟倒是觉得可以让大臣们的家属开办工厂,不过四爷坚决不同意,这件事情只能暂时搁置了。

弘晟打算在皇家科学技术研究所的旁边,建造一个军工厂,专门生产制造武器。生产出来的武器除了自己用以外,还能高价地卖给其他国家。对于这个提议,四爷一开始是不赞成的。

四爷担心把武器卖给其他国家,会被其他国家研究出来,到时候对大清就很不利。弘晟表示他们卖给其他国家的武器,自然是残次品。哪怕他们真的把残次品给研究制造出来也不会对他们造成任何威胁,因为他们大清制造出来的武器更为先进。再说,这些残次品留着也没有什么用,还不如高价卖出去赚些钱回来。

弘晟还提出一个建议,可以让别的国家用东西来兑换他们大清制造出来的武器。比如说可以让俄国用黄金或者矿石来换他们大清的武器。这个提议让四爷很是心动,之后就同意这件事情了。

在弘晟忙着做各种实验的时候,老爷子也在忙着制造研究有关“电”方面的事情。永瑞现在还小,还在襁褓中,暂时没法交给老爷子教养。等到永瑞三岁了,到时候老爷子就会亲自抚养教导他。

在永瑞三岁之前,老爷子就跟着弘晟在皇家科学技术研究所里忙着搞研究发明。

砰地一声巨响,接着弘晟和老爷子匆匆忙忙地从实验里跑出来。

研究所里其他人对于这种爆炸声已经习惯了,因为基本上每天都会上演。就算失火了,研究所的人都不会大惊小怪。

弘晟和老爷子被炸得一脸黑灰地坐在实验里门口的阶梯上,异口同声地长叹一口气:“唉……”

梁九功连忙端来一盆温水,伺候这一老一少洗脸。

老爷子洗好脸后,把巾帕狠狠地摔在水盆里,有些气急败坏地说道:“这电怎么就弄不出来呢?”

弘晟抬手拍了拍老爷子的肩膀,安慰道:“皇玛法,做实验不能急躁,咱们一步步慢慢来。”

“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老爷子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感觉是少了些什么。”弘晟摩挲着下巴,一脸沉思,“我是不是遗忘了什么?”电,这个东西,弘晟上辈子没有研究过,不过他大概知道电是怎么弄出来。但是,就目前来看,他应该是遗忘了某个重要的东西。

“我们再好想想。”爷孙俩坐在地上长吁短叹之后,又回到实验室继续做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