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节 寻找蓬蒿人(2 / 2)

作品:《这个异界需要革命

“等着!”

郡主没让刘知易看到她脸红,转身就走了。

过了足足一个时辰后,郡主才回来,走这么久,莫非是现抄去了?

见到手里拿着字典那么厚一叠桑皮纸,信笺大小。刘知易收回怀疑,现抄哪能抄这么多。

他不知道的是,郡主一走进王府书库,马上召集所有书吏只提了一个要求,“把所有关于血虫的文字都给我找出来,抄下来!”

刘知易急不可耐的翻开桑皮纸看着,墨迹似乎还没干。

“最近南风天,湿气重。”

郡主解释。

刘知易此时没心思去怀疑什么,完全被里面的内容吸引。

直接翻到血虫的来历,血虫是一个高手身上取出来的。这个高手叫做撞倒山,来自一个叫五丁的南蛮部族。撞倒山是五丁部五大长老之一,率领三千五丁部力士,干翻了八千岭南郡王率领的精骑,岭南王因此被俘虏,后来郡王卷土重来,阵前斩杀撞倒山,还不解恨,命人剖心挖腹,这只血虫就是被医官挖出来的。

刘知易看到这里,不由有些纳闷。郡主不是说涉及隐秘,所以不能让他看原本,才帮忙抄录的吗?难道郡王被俘都不算隐秘?刘知易哪里知道,郡主急于拿出抄本,命令书吏抄写所有关于血虫的内容,书吏们被催促着,难免顾此失彼,有的人负责翻找,有的人负责抄写,都不太负责,翻找的不顾隐秘,抄写的是别人给什么抄什么,不动脑子。

“要看回去慢慢看。”

郡主不耐烦了。

刘知易赶忙收起抄本。这么厚一本,得看些时候呢。

“感谢郡主费心抄录。”

刘知易感谢一番。

“知道就好。显微镜尽快给我做出来。”

郡主交代。

“在下必当尽心尽力。”

“可还有事?”

郡主问道。

刘知易会意:“无事。在下告退,不打扰郡主休息。”

郡主哼道:“无事,便陪我下棋!”

刘知易会错意了。

很快两人摆开棋局,郡主今日棋风凌厉,似乎别着一肚子怨气,杀的刘知易溃败千里。被人连屠长龙,痛不欲生。

“郡主要不就到此为止吧。”

连败三局,刘知易心灰意冷,知道已经不可能赢得了郡主,不能赢,下棋就毫无乐趣。

但求饶被拒:“不行。赢了我才能走。”

刘知易苦着脸摆开第四局,从第四局开始刘知易开始仓促应付,这让郡主不悦,脸上渐渐生出怒气,认为刘知易在应付她。

在她摔棋子之前,刘知易提出建议:“郡主。在下还知道一种棋,等做好了显微镜,一并送来。”

他急于脱身,都不敢现场教。

郡主不同意,只能画出棋子,棋盘,教了规则,仓促开战。

赢当然是赢了,这次刘知易教的是象棋,他也不算高手,但象棋规则相对简单,纠错的机会很少,郡主是新手难免犯错,一个错误被抓住,就很难翻盘,刘知易只用了一刻钟,就将她的老将吃掉。

赢了才能走,刘知易头大,难道每次来都要准备好一副新棋。想想倒也不怕,围棋、象棋、五子棋、国际象棋、斗兽棋这些他知道规则的棋统统来一遍,棋牌不分家,德州扑克、斗地主都能用上,全都来一遍,半年就过去了。

离开郡主处,并没有马上回太学,而是跟方戎女去了她的屋子。

方戎女被安排在静心斋,隔壁就是王爷的练功房。

“这屋子倒是不错。”

屋子很大,而且很空,可以在里边打拳。

“师姐。王爷都教了你什么?”

刘知易很想知道岭南王这个武道高手是如何教徒弟的,他想偷师。

方戎女道:“王爷给我运功调息,舒服多了。”

刘知易颇为感动,还以为王爷说收徒,完全是看在自己面子上,用收徒偿还治病的恩情。看来王爷并不全是这样,能给方戎女运功调息,梳理血脉,压制血虫,也许真的是看好方戎女的资质。

刘知易又道:“王爷没教你功法?”

方戎女道:“王爷给了我两本秘籍,说让我自己选择练哪本。我还没来得及练。”

刘知易眼睛一亮:“拿来给我看看。”

方戎女有些犹豫:“这不好吧。王爷说了,不要外传。”

刘知易忽悠道:“放心吧。王爷给你,就是让你偷偷教给我的。如果不让你传给我,为什么会给你秘籍,干脆口传心授不行?不让外传,说的是外人,你跟我算外人吗?”

方戎女想想觉得有道理,小师弟说什么都是对的。

于是进闺房很快拿出了两本薄薄的册子。

两本练气功法,秘籍有功法很技法,功法是用来练气的,技法则是各种套路。比如刘家家传练气的功法叫做《壮士气劲》,技法则是《百战刀法》,都是军中粗浅的武艺。

王爷给的这两本,明显是高级货。一本叫做《潮汐术》,一本叫做《狂沙法》,第二本听着就很霸气。随手一翻,发现里面有配图,潮汐术配图是打坐呼吸,狂沙法配图是一个练拳的武士。

随便翻翻就合上了秘籍,天色已经不早,他得赶回太学去。

“师姐。我回去抄一份,过几天给你送来。”

刘知易将秘籍收起来。

方戎女点头,但脸上充满忧虑。这要是被王爷发现了,让她怎么做人。

刘知易安慰:“放心。王爷不会在意的。”

方戎女道:“嗯。王爷应该就是想通过我手,传给你的。”

孺子可教!

……

“大哥,今日是否对刘公子过于热情了?”

静心斋中,王爷修养的暖阁中,金川郡主对岭南郡王今日的行为有所不解。竟然收了那个戎女当徒弟。

“呵呵。你这丫头向来聪明,你猜一猜。”

岭南郡王道。

金川郡主只思虑了片刻,笑道:“可是最近听到了什么?”

郡王点头:“聪明。前日见着魏太医。向我打听刘公子,攀谈了几句,得知这刘公子竟然做出了名为显微镜的重器。”

郡主面色不变,这事她早知道了。

岭南郡王疑惑:“你不想知道显微镜是什么重器?让魏太医都念念不忘。”

金川郡主道:“我今日与刘公子谈过了。”

岭南郡王恍然大悟。

岭南王接着问道:“《蓬蒿人》的作者探到了?”

那日王府夜宴,目的就是为了找蓬蒿人,所以请的不是才子,就是名士,或者跟《蓬蒿人》有关的人物。目的很明确,就是想打探出谁是这首诗的作者。可惜那日让刘知易大放异彩,可刘知易怎么看都不可能是蓬蒿人。

郡主摇摇头。

岭南郡王道:“不是那曾鸿?”

曾鸿是楚郡才子,出贡院之际,嘴里大喊“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一度被怀疑他是这首诗的作者。

郡主摇头。

“不是张福、王禄、李寿、赵喜四人之一?”

这四人跟这首诗关系紧密,及第楼那里已经证明。

郡主摇头。

“也不是刘公子?”

郡主还是摇头:“《林花》词哀婉凄美,中有大悲痛。《蓬蒿人》意气风发,狂傲张扬,文风不同,不该是一人所做。再说,《蓬蒿人》是作于及第楼中,据探报,当日刘家正因徐谦案受牵连,居家逃亡。刘知易不可能出现在京中。”

岭南王:“本王不懂这些,你说不是就不是。不过这刘知易才学惊人,绝非池中之物。本王惜才,还是尽快招入府中才是。”

郡主道:“怕没那么容易。且不说他本人意下如何,太学也不会放人。想招徕,等八年后再说吧。”

太学学制八年,刘知易才刚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