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墨唐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印子钱的末日(3 / 4)

作品:《墨唐

“为何是三分六厘,像墨家村银行一般年息六厘到十厘不是更好。”魏征不解道。

“魏大人有所不知,墨家村银行的贷款年息六厘到十厘的确是极为仁义,然而却需要足够价值的抵押物,哪怕借贷人还不上墨家村银行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然而民间借贷却并没有抵押物,如果是年息六厘,恐怕没有多少人甘愿冒风险借钱,而如果利息过高,比如说坊间的一文钱游戏,恐怕没有人能够还的清,最后只落到家破人亡的下场,而三分六厘则是大部分人都能还的上的上限,既能保证放贷人的利益,又不至于让借钱人走上绝路。”李承乾朗声道。

“太子殿下有心了!”众人看到李承乾所虑极为周到,不禁颔首道,利息低了无人愿意放贷给别人,借钱人恐怕无人相助,如果利息高了,借钱人还不起,也会酿成惨剧,李承乾将极限定在三分六厘可以说兼顾了放贷人和借钱人两方的利益。

“如果借贷双方签订白纸黑字的契约,借钱人自愿承担四分甚至是更高的利息呢?”一个官员有些心虚道,他乃是受子钱家的请托,故意在朝会上寻找太子的破绽,以为子钱家找出破局之路,一旦白纸黑字的契约生效,那日后子钱家自然可以利用此漏洞来继续放贷印子钱。

不少官员眉头一皱,墨家守信千年广为流传以及墨家行事必签订契约的带领下,大唐最为重视契约精神,一旦签订契约就会立即生效,如果双方签订和高息借款,恐怕这个事情也就难办了。

李承乾看了这个官员一眼,不由冷笑道:“若非走投无路,天下没有人愿意承受高息利息,契约虽然是借款人自愿签订的,但是想必也是逼不得已。所以哪怕是签订契约也同样不行,借款人最多偿还年息三分六厘的利息,剩余的利息不必还钱。”

百官点头,所谓契约乃是双方自愿签订,自然应当遵守,而满朝文武大臣恐怕没有一个相信所谓高息借款条约乃是心甘情愿签订的。

“那在之前已经借过印子钱,应该如何还!”忽然墨顿出声,给子钱家致命一击。

子钱家请托的官员不由侧耳倾听,这可是关系子钱家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