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寒门科举 / 章节正文阅读

97、97.生意(2 / 2)

作品:《寒门科举

樊凡没能拦下,只笑笑,随她去了。

待他洗漱完,简易束发之后,小樊雪引着张氏来了,还端来了一碗羹汤。

“你昨夜吃得多,容易积食,先喝碗羹汤解解腻。”张氏一如往日那般温婉,但掩不住心底的那丝忧愁。

儿子进了赵府、见过了赵府,迈出了这一步,她便不能单单只是张水娘了。

也不知现在的赵府,可还有以往的一两分旧痕迹,还是一切都已经被新的代替?

樊凡用完早膳,樊雪被张氏支开,屋里只剩下二人,对话才算真正开始。

“娘亲,你不用担忧孩儿……待白鹭学府开学,孩儿便进去安分学习,不再招惹那赵府。”樊凡说道。

只是,他省了几个字,应是“这几年不再招惹那赵府”。

待时机成熟,这公道,他还是要取回来的。

他这般说,单纯只是为了安抚娘亲,免得她总是忧心忡忡,长此以往,伤到身子。

张氏以为樊凡是见过赵府以后,知难而退了,脸上舒展了不少,感到宽慰,说道:“你能看透,不用娘亲再劝,那是最好……这么些年过去,现下你们仨,才是我最看重的。”

张氏心中自然会有愤然不甘,恨不能手刃赵静斫,可是,她不敢拿樊明义、樊凡和樊雪去冒险。

“嗯嗯。”樊凡乖巧点头,掩饰住了自己的心思,又道,“不过,孩儿想把家里的生意再扩大一些。”

“扩大一些”这个概念很模糊。

张氏的理解是,只是把红唇膏的生意再做大一些,分往各个州府销售。

而樊凡的计划是,扩大到有一天可以跟赵府的产业抗衡。

“只要你不冒进,娘亲都随你。”张氏说道,“只是,行商一事终究不够体面,你还是要把心思多多放在学业上,若是有朝一日,可以高中进士,也可宽慰你外祖父他在天之灵。”

这个外祖父,指的是赵静鉴。

说到了生意,张氏想了想,又说道:“咱们想要再扩大生意,恐怕不易。”

“怎的?”樊凡想听听娘亲的见解。

张氏叹了一口气,道:“身边已无可用之人。”

于是细细列举:“你三叔、三婶是勤劳肯干的,可是性子收敛,耳根子软,若是把牛头村的红唇膏作坊给他们,怕是不能守住……上次,那老太太和黄氏联合演了一出病入膏肓,就骗得你三叔乖乖把银子送了过去,这样的事有一便有二、再有三;再譬如,坊里有人交错混进了其他操作间,你三婶见了,不敢杀鸡儆猴,而是大事化小了。归根结底,他们性子都太软了。”

“此番,我与你爹来了苏州,便只能将作坊交给了你大舅、舅妈来看管,可是……他们虽能镇得住坊子,却不识字,想要往前再用一步,难。”

“你二哥樊广是个出息的,现下一同来苏州府进了医馆,正在打基础,岂能叫他来料理生意?”

“你小舅张权,跟在你身边已有月余,他性子欢脱,做事却缜密,能替你走动打点一二的,也唯有他而已。”

“至于我与你爹,我在苏州府行动不便,出门还需避着点人,以防被赵府的人盯上,你爹呢,这些年长进了不少,可要他去做大商贩、大老板,恐怕还要在历练历练。”

张氏能点出家中诸位的优劣点,可见,在做红唇膏生意的这些年,她也在历练用人之道。

娘亲说的这些,樊凡岂会不知?

张氏想的,始终只是牛头村的红唇膏生意而已,而樊凡想的,是苏州府的各行各业。

一个作坊的生意,可以都用身边的人,但更大的生意,那就不限于用人了,而是考虑如何运用利益交换去寻求合作者。

他合作的对象可以很多——只要不是这苏州府上赵家的,皆可。

“娘亲说的这些,孩儿都晓得。”樊凡说道,“孩儿想问母亲的是,赵夫人的那个赵字,与赵府的赵字,可有什么关联?”

这些年,赵夫人是红唇膏作坊的最大合作者。

她的相公赵静钧,苏州府一知州,光是听名字,听起来似乎与赵静鉴、赵静斫同辈。

张氏摇摇头,说道:“我早打听了,赵知州出身寒门,与赵府并无支脉关系,其姓与名,恐怕只是凑巧罢……再者,以往与赵夫人相聊时,她与赵知府之间,似乎是因为榜下捉婿,若赵静钧与赵府有关系,哪怕只是一小小旁支,又岂会在榜下,被一富家女掳了去?”

听娘亲推理完,樊凡心中已然有了打算。

只要赵夫人与赵府没有关系,那便可以再进一步合作。

樊凡说道:“娘亲替孩儿备些薄礼罢。”

张氏不明所以,问道:“凡儿你要出门?”

樊凡伸伸懒腰,笑笑说道:“来苏州府这么久,也该去拜访拜访赵夫人了,不能失了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