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无需质疑(2 / 3)

作品:《我的女朋友是九叔传人

三犀牛那里最明显,猴子一个人和三犀牛一百五十回合平手,三犀牛叫上几百牛精,勉强逼退猴子,带上猪沙结果一样,猪沙还被活捉。。。。有跟没有一样。

这里再说一下大鹏的实力分析。

由于在原著中大鹏因为胆子的问题,战斗描写着墨不多,仅有狮驼国的战斗以及后面被如来抓走两段,并且都是抱着两位哥哥大腿一起上的,描写作者也对其很隐晦,但从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大鹏的一二。

首先是大鹏的武力

大鹏的武力第一次描写是偷袭孙悟空,被孙悟空打脸。

以偷袭孙悟空开场的妖怪,并且还没成功,西游记里偷袭,甚至别人牵制,自己在从侧面突袭都是相当管用的招数,参考孙悟空与牛魔王哪吒等人的战斗以及九头虫,青狮的战斗,而大鹏偷袭开场不成还被打脸,可见其武艺不宜高估。

接下来就是很多人津津乐道的三魔vs三兄弟了,有人说这里孙悟空对大鹏,不分胜负,旗鼓相当。

但仔细看过原著的人就会发现,这里更可能的是一场混战,原文里三人使用升空法升到了半空之中打斗。

原文很明显的三对三,并且猪八戒与沙僧还换过对手,而西游记底本的世德堂本中的插画也是三对三,三魔紧挨着。

整体来说,这场战斗是混战基本没什么争议。

但有的人钻牛角尖会说了,大鹏一直对的是孙悟空,没说过换人,一张插画不能说明什么,那我们退一万步说,这场三对三中,孙悟空一直和大鹏在打。

孙悟空带着两个这样的队友与大鹏青狮白象三个魔头打,孙悟空单对大鹏,那猪沙面对狮象能撑多久?

还有前面三犀牛那里,描写和狮驼岭这里一模一样。

赞诗也是对帐,但是战局和孙悟空一个人几乎没改变,猪沙也是被活捉。

并且狮驼岭这场战斗也是由青狮白象击败猪沙开始而改变战局的。

有的人又说了,那这样也无法证明大鹏的武力,其实作者早就在战斗的结尾就说明了。

行者见两个兄弟遭擒,他自家独力难撑,正是他喊一声,把棍子隔开三个妖魔的兵器,纵筋斗驾云走了。

所以原文中作者早就给出了答案。孙悟空被三个妖王打退,被作者称为“好手不敌双拳,双拳难敌四手”。“好手不敌双拳”表达的意思就是一个高手虽然比对方任何一人的本事都要强,但还是架不住对方人多。西游记中一个人抵不过一群人的例子不少,但作者并不会随随便便用“好手不敌双拳”来描述一场战斗,因为“好手不敌双拳”只适用于一个强者被一群比他弱的人围攻的情况。

例如,老鼠精被孙悟空兄弟三人围攻,作者就不会说“好手不敌双拳”:他两个(八戒沙僧)不顾师父,一拥驾风赶上,举钉钯,使宝杖,望妖精乱打。那妖精战行者一个已是不能,又见他二人,怎生抵敌,急回头抽身就走。作者会评价道:战行者一个已是不能,又见他二人,怎生抵敌。

再如,白鹿被孙悟空猪八戒联手打败,作者也不会说“好手不敌双拳”:那老怪战行者已是难敌,见八戒钯来,愈觉心慌,败了阵,将身一幌,化道寒光,径投东走。因为白鹿“战行者已是难敌”,所以“好手不敌双拳”并不适用白鹿这种情况。

强悍如牛魔王,牛魔王被孙悟空猪八戒联手打败,作者都没给面子用“好手不敌双拳”。一败牛王:你看他没头没脸的使钉钯乱筑,那牛王一则是与行者斗了一日,力倦神疲;二则是见八戒的钉钯凶猛,遮架不住,败阵就走。二败牛王:他三个含死忘生,又斗有百十余合。八戒发起呆性,仗着行者神通,举钯乱筑。牛王遮架不住,败阵回头,就奔洞门。因为牛魔王和孙悟空的实力在伯仲之间,所以牛魔王也不具备“好手不敌双拳”这一资格。

可见大鹏的武力是一定比不过孙悟空,极大可能的还比不过青狮和白象

注意一下,孙悟空并没有直接被青狮白象大鹏三魔击败,而是感觉自家一个难为,双拳难敌四手,所以隔开三妖兵器,走脱了。和直接的败阵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从后文孙悟空来引三魔游刃有余和三妖打了七八回合,还能诈败,引诱,可见一般。

有人又要说了,大鹏后面生擒猴子,但这个所谓的生擒不正是建立在靠着和青狮白象合力让孙悟空觉得双拳难敌四手,自家难为,选择撤退这个基础上的吗?正因如此,才有了大鹏唯一一次偷袭孙悟空的可趁之机,为什么总是要无视青狮白象的功劳?没有青狮白象,大鹏能用的出本相吗?

有的人又说了孙悟空在大鹏的爪子挣脱不得,就这一点就比青狮白象厉害了,可真的是这样吗?

原文里,孙悟空仅仅用了变大些变小些遁法等等寻常脱身技能,并没有用别的,而我们都知道孙悟空有一个神通叫做法天象地,可以瞬间身高万丈,从原文我们能看出来大鹏的爪子抓住孙悟空本体正好,大鹏原型的体型恐怕也不会比孙悟空本体大太多,如果孙悟空使用法天象地只怕大鹏的爪子会在一瞬间被撑爆,有人说了,那孙悟空为什么不用?因为孙悟空开始以为只用一些基本的脱身法就能走脱,并且大鹏飞行速度很快,飞回去用不了多少时间,孙悟空尝试了书里写的方法后就回到了狮驼城了,自然不会用,并且也有一定程度的剧情需要,因为孙悟空的手段非常多,就算不用法天象地,也有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