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七零旺家小福妻 / 章节正文阅读

53、资助的名单(2 / 2)

作品:《七零旺家小福妻

魏红旗孕吐来的快,走的也快。

自打酸萝卜能入口后,像是大酸压制住胃酸,出去早起时会干呕,其他已经恢复孕吐前,能正常吃饭。

照江铮的话来说,就是孩子心疼妈。

因为这一出,五里大队也渐渐知晓,队长媳妇总算怀孕。

这些年当面不敢讲,背地也会悄悄议论,还有人惦念着,要不要找点偏方送过去。

如今怀上,魏红旗坐在家里一天能见好几拨人,都是好心来分享经验的。

她做开始还能认真听,越到后面老几样翻来覆去,听着越烦。

即便知道对方是好心,魏红旗就是控制不住。

于是,借口集市要恢复出摊,她又跑回县城。

江铮越来越忙,不放心媳妇自己出摊,叫上小柴陪她,六户对门那屋专门收拾出来给她。

耳朵清净下来,魏红旗拖江铮买有基本育儿书,开始拉着小柴一起讨论。

天越来越热。

七月初,魏红旗从广播里了解到新消息。

全国妇联确定重点工作,制定计划,检查执行,大会上发表的一文,为妇女解放开辟了更为宽广的前景。

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彻底消磨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妇女处于不平等地位的根源。1

这消息一出,许多人被鼓舞。

连带魏红旗也开始期盼,生产队里面之前拒绝的人,有没有站出来的。

事实结果,没有。

魏红旗有些无力。

没几天,国家发布《关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若干政策性规定》,明确指出,个体经济是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必要补充。2

被一些保守的人指指点点到现在,顶着复兴资本主义道路的这群人,总算是扬眉吐气。

肉眼可见的情况,药店药铺来采购药材的人,迎来一批小高峰。

魏红旗挺着五个月大的肚子,跟着忙个不停。

青石街的生意,越来越好。

……

步入九月。

五里生产队条件合适的孩子,一个个乖巧地跟在田桂香的身后,步入魏家村的小学内。

这几个月的学习,生产队里着实养出一批会认字的人。

老师推荐,支书点头,最后五个人由生产队资助,正式入学。

如今在集市做活的五里人,都在江铮手地下,这几个,老支书也直接分过去,日常生产队的活,也从五里转移到集市上,在不需要上课的时间里,帮忙五里摊位或者送货小队。

五个人都是年轻小伙。

魏红旗听到后,内心已经没什么波澜起伏。

只是没想到,会在回家的路上,被个小女孩拦住。

魏红旗还记得她,最早小杨大队还在的时候,五里雇小杨大队的人来帮忙,眼前这个小女孩子,当时是帮她做饭的一个。

当年干瘦矮小的女孩,如今也长成大姑娘。

“找我有事?”魏红旗现在看到任何孩子,都会不由自主联想到自己肚子里这个。

会长什么样,像她还是像江铮……

“小魏姐姐,生产队老师组织的这次考试,我是满分第一名。”

魏红旗回神:“这么厉害。”

“可是支书爷爷公布去县城上学的名单里,根本没有我。”

“没有你?”魏红旗皱起眉头。

“你看!”

杨彩云从口袋里面小心地掏出一张纸打开,递过来。

“这是被老师丢掉的名单,我专门在队部柴火堆里找到的。”

当年给生产队做饭的大锅灶一直没拆,如今时不时给队部的人烧点热水喝,平时有废用的纸张就会拿去引火。

魏红旗接过纸张,上下打量一眼。

她听江铮说过队部选出来的那几个人叫什么,如今看下来,只在中游。

被跳过的,除去不够年龄无法去学校上学的小孩子,其余全部是女性。

魏红旗空闲那只手摸了摸肚子,抬头看向眼前小姑娘。

“你来找我,是想要去上学?”

“小魏姐姐,我今年已经十六,不可能再去魏家村上小学,我想去,我一直很努!”

当初生产队说过,会从成绩好的里面选择。

她等有好久都没等到。

魏红旗心里面小小冒出来几分喜悦,对于看到希望的喜悦。

国家都在承认妇女的社会地位,偏偏五里就没有一个能站起来,全听家里男人的。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

魏红旗不喜欢。

她伸出手,握住小女孩细小的手腕:“走,我们去队部问问。”

……

生产队里,江铮正在跟老支书争论。

“如今有化肥支持,田地粮产量完全能上来。”老杨觉得,种粮食才是正道。

“你就没算过种子,化肥这些投入进去,最终成果有多少?”

江铮持不同意见:“咱们如今集市靠的就是药材才起来的,说改成粮食,那不是自断后路,重新回到以前种地的时候。”

“种地也没什么不好,你最近在集市可能不清楚,魏家村那,今年就没种药材,施肥改用化肥,还花大价钱买了台拖拉机收割,以往忙一个月的事情,他们一周就收完,前几天已经交完公粮,余粮比往年都多。”

那可是实打实的粮食啊。

“不行,不管你说什么,我都不会同意改种粮食。”

“你……你怎么听不进去我说的话。”

老杨转两圈,换个说法:“江铮,之前种植中药材是为填饱肚子,如今咱们继续种粮食也能吃饱,对比下来,中药材种植时间长,采收还费事,你就没想过吗?”

“支书,你说的这些,当年在打算种植药材时,我就想过,药材跟粮食不冲突,咱们前两年调查的事情你全部都忘记了吗?国家的粮产量,可比中药材产量多不知道多少倍,种粮食的人多了去,可中药材的有多少?只要我们继续,市场就缺不了我们。”

“不是你这样说的……”老杨还想反驳,正对着院门的他看到走进来的魏红旗,忍不住深呼吸。

“这件事情,你再好好想想,你媳妇来找你,我去后头看看。”

老杨走到院子里,魏红旗直接把人给拦住。

“支书,我有件事情要找你。”

“找我?”老杨回头看看江铮,再看看魏红旗:“什么事?”

魏红旗扶着杨彩云:“我就问问,这孩子既然是考试第一,为什么去上学的人名里面没有她。”

“什么?”老杨皱眉:“她父母不是拒绝掉,名单出来我就挨个去问过大人,小一点的就问父母,答应的就那几个。”

杨彩云立马摇头:“没有!我爸妈根本没跟我说这事。”

“这如今名单已经定下来,下次有机会吧。”老杨还在生气,如今没多少心情管其他。

“支书,能多加个名单吗?”

“加?”老杨犹豫后摇头:“你也知道,咱们五里现在的情况没外面想的那么富裕,供五个人已经是极限,还有等两年后才能为生产队做事……”

其实细想想,不是很划算。

魏红旗听对方这打太极的意思,也把态度摆明。

“当初是支书亲口说,选成绩好的。”

“她父母拒绝……”

“这种事情,应该以当事人的意思为主吧,彩云今年十六,完全能自己做主。”

魏红旗看向支书,拿出杨彩云给她的那一张名单。

“这上面,是全部排名,这要是传出去支书说话不算话……”

话点到即止。

“你什么意思!”老杨刚刚憋着的火,又窜起来。

这一个两个,怎么都跟他作对!

“名单定下来,改不掉。”

“是改不掉还是不想改!其实从一开始,生产队就想拦着不让队里妇女出头,我就不明白为什么。”

“为什么?这不是要问问你。”

“我?”魏红旗觉得莫名其妙:“又不是我压着不让她们出头。”

“是,可你成天招摇到不行,谁家男人不怕媳妇跟你一样不顾家成天往外跑。”

老杨压在心里面的话开了口,就停不下来。

他抬手指着魏红旗:“家里有老人家不照顾,光想着自己住在县城里面享福,都跟你一样,生产队日子还过不过……哎呦!”

老杨捂着屁股,直接爬在地上,一身老骨头差点没摔散架。

侧身朝后面看去,正巧看到江铮收回脚。

“你干嘛!”

“我干嘛?”江铮冷脸走进:“我揍人,这都看不出来,听听你嘴巴里面说的都是什么屁话。”

魏红旗冷脸站在一边,轻轻碰了碰傻眼的杨彩云。

“去,把队部院门给关上。”

脸,她给老支书留。

江铮,她不打算拦。

正巧,借着这次的事,她也有话想说。

至于队部里面的人。

魏红旗扶着肚子看过去:“该干什么干什么,这没你们什么事。”

有人没动。

身为会计的老钱着急上火起来,拦在他们人面前,往里头带。

“快进去,什么热闹都看。”

“队长打支书!”

“再啰嗦连你一起打。”

老钱一用力,把人塞屋里去,一把带上门,正式跟院子隔绝开。

江铮正不耐烦地质问老杨,魏红旗伸手把他拉起来。

“我有点话想说。”

江铮小心保持动作,免得撞到媳妇大肚子,张口就哄。

“你别听他胡说,我可从来没觉得你出来做事有什么不对。”

他至今都记得,当年看一眼就喜欢上的,就是她身上那股劲。

“我还没说呢,你就把事往自己身上揽。”

“你也别动气。”江铮见媳妇情绪还好,就没再多说。

魏红旗打开他的手,冲着老杨伸过去。

“起来吧,地上凉。”

江铮皱眉,按下媳妇的手,弯腰两只手把吓到的老杨给拎起来,按在墙上人才算站稳。

老杨心里害怕,手都在抖。

魏红旗跟他隔着距离,盯着他认真说:“说句实话,但凡生产队里的妇女跟我一样有奔头,我巴不得多高兴,成天围着自家一亩三分地打转,这日子到底是她们想过,还是做丈夫规定她们这么过,心里都门清。”

“……”

“名单我会贴在外面,让生产队里的人都知道。”

“……别。”

“为什么?都是凭真本事考出来的,还怕人看。”

江铮扫一眼:“看什么看,一会直接通知换人。”

“你别打岔。”

魏红旗重新看向支书:“你放心,我也不是非要跟你对着干,只是拿回这些人应该有的权利,既然说不能增加名额,那询问过后就按照名单排序,多出来的直接去掉。”

“我才是五里大队的支书!”

“是,所以做支书的就更应该为生产队每一个人着想,而不是偏心。”

魏红旗侧目:“彩云,生产队培养你去学习,你愿意吗?”

被这场面吓到的杨彩云愣愣的看过来,很快眼底闪过光亮。

“愿意!”

“出来要为生产队做事。”

“我愿意!”

魏红旗看一眼名单:“下一家,杨枝,真有意思,同样都是一起学习,怎么这名单上前三,都是女性。”

老杨老脸通红,一时之间也分不清是气的还是羞的。

“是他们自己拒绝。”

“我信。”

魏红旗收回名单,才看向支书:“只是在支书心里,女孩子这个第一第二第三都不值当让你询问一句本人,因为你认定,父母能替他们做决定,丈夫能替他们做决定,谁都能替她们做决定。”

“偏偏就自己不行。”

……

“小魏姐姐,杨枝家就在前面。”

杨彩云带着她来到五里算大队入口的位置,站在院门口朝里看。

院子打扫的干干净净,角落里圈养的几只老母鸡还在咯咯哒。

“杨枝!你在家没。”

“谁呀!”杨枝娘走出来,瞧见魏红旗立马拉开门。

“哎呦,这么大个肚子怎么不在家里休息,快坐。”

“不碍事,奶奶也让我多走走,以后方便生。”魏红旗没坐,正到处找杨枝的身影。

“看着该有七八个月吧。”

“七个多月。”魏红旗没找到,直接询问:“杨枝在吗?”

“在,去后头柴火垛扒柴火呢,找她有事?”

“之前生产队不是说,学习好的有机会被生产队资助去上学,杨枝成绩很好,就来问问她愿不愿意。”

“啊?这事不是问过。”

“还是要跟本人确定一下。”

“可我听说名单都出来,没两天直接就要去上学。”

“这话可不准,生产队还没宣布呢。”她知道的是这样。

杨枝娘顿了顿:“那就让生产队,把人给去掉吧。”

“为什么?这是你的意思,还是杨枝的意思。”

“我跟她爹都是这个意思,杨枝已经十八岁,我们已经给她物色好人家,双方正在过礼,打算年底就结婚的,这要真让杨枝去,不是坑生产队嘛。”

这还真让魏红旗始料未及。

结婚……

“我能问问,找的哪里人?”

“就咱们附近枣庄的一个小伙,这人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儿媳妇。”杨枝娘忍不住感叹。

“那如果,我是说如果杨枝就算是嫁人,生产队照样资助,只条件不变。”

“什么条件?”杨枝娘有点懵。

“学完要为五里工作,像这种不方便在生产队的,县城集市一样能安排。”

杨枝娘有点心动:“进城工作?”

“恩,我先了解一下。”

今天之前,魏红旗还真把到年龄出嫁这事给忘掉。

“真的可以吗?”杨枝的声音从后面传来。

魏红旗回头,杨枝一把将背上的柴火拆下来。

“我愿意,我可以写保证书。”

“你这孩子着什么急,这事还没定呢。”杨枝娘觉得她开心太早。

“没事,这次来主要就是了解意见,如果可以,未来你们夫妻一起忙也不是不行。”

如今集市越来越忙,增添人手这种事情,是必要发展。

“我……”

“你这孩子,等你爹回来问问他。”

魏红旗不知道第几遍听,打算换个说法。

“咱们当人媳妇的都知道娘家如果有本事,在婆家肯定不受气,同样的,杨枝自己有本事,婆家肯定也不会磋磨她,你跟大哥好好商量商量,有决定就来告诉我,我这几天都在生产队。”

“好好好,我送送你。”

魏红旗走到门口,多问一句。

“大姐,你是当娘的,真希望女儿未来跟你过一样的日子?”

“我们当年苦没办法选择。”

“孩子能选择,为什么要拦着?”

作者有话要说:1处引用自《没有中国gongchandang,就没有中国妇女的解放》。

2处引用自百度百科198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