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何年百鍊成(1 / 2)

作品:《诡秘武林:侠客挥犀录

自武夷山至松溪县,其间官道二百余里皆是崎岖山路,地深昧而水多险,不堪成行,因此最好的路线是顺着崇阳溪乘船南下。

这样以舟代马,昼夜之间可日行百里,直至崇阳溪与松溪交界地的建溪合流处,再换成陆路溯流而上,不日便能顺利抵达松溪县。

其实当初江闻带徒弟们前往福州城时,也可以靠着这个办法既稳且快地抵达,毕竟建溪再往下就汇入了闽江,奔流不息地向着福州马尾的入海口而去。

只是当初为了砥砺徒弟意志,让他们清晰感受江湖和师父的险恶,这才改成了在建阳山地间的强行军,最后也顺利化身成了污衣派。

而这一次,即便江闻并不想折腾自己,但还是遭遇到了些不可抗力的影响。

就在他们即将抵达位处瓯宁的水陆码头时,忽然听闻建宁镇总兵将码头征用,正在加快运送输往闽南前线的桐木、硝石等辎重,为了防止暴露身份,他们只能临时改变目的地,在江闻的建议下继续顺流,直至延平府的津渡方才下船,歇息一夜再做筹谋。

延平津作为重要枢纽,溪上的竹筏走舸转运不绝,物产装车上马之声此起彼伏,而这些货物浑然不知,自己即将翻越群峰连绵、江河浩荡,运往不知天涯何处。

江闻等人极目远眺了一番,吃了道以冬笋、粉丝、干菇、五花肉等作为原料,切成细丝炒制而成的笋燕,只觉入口鲜香微辣,又吃了道口感细腻弹滑的松溪黄粿,便各自回到了屋中歇息,准备明天一早改坐马车出行。

此夜天色将暗,渔火沉沉,江闻下榻之处毗邻延平城墙,目之所及有是茫荡山三千八百坎的古驿道,更有沿江远峙着的两座颇为雄奇的高楼,宛如两名苍髯老卒拄着长枪,昼夜不歇地注视着江面与城池。

江闻行踪诡异,他在回到房间虚晃一枪之后,便一个人悄悄来到了河畔,正站在建溪旁眺望大江东去,许久沉默不语。

“江掌门好雅兴,居然夜阑时分还在江边赏景。”

江闻听到一个声音由远而近,没回头也能分辨出是红莲圣母在说话,而她身旁少了六道气息,显然也是选择了深夜一人出行。

“彼此彼此,江某不过是故地重游,心中感叹。倒是圣母夤夜出行,难不成有什么心事?”

两人装模作样地站在江边沉默了片刻,最终还是江闻选择开口打破僵局。

“哎,今天此处没有外人,圣母能否给江某先交个底,为何非要掺和进这趟差事来?事先说好啊,不许拿什么门派长老之责来糊弄我,你们指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红莲圣母听得江闻之言,哑然失笑道:“想不到些许小事,竟能让谈笑间搅动风云的江掌门,紧张成了这般模样。”

江闻不忿道:“少打岔,我费尽心思才以兄妹之名安抚住她们,圣母你这一来,倒又显得江某是在做贼心虚了。”

红莲圣母身怀圣火奇功,五脏之间自有先天一炁,能从虚无中生来,已然不再畏惧夜风彻骨,可江闻却选择散去了护体真气,以躯体硬扛着江边低温。

“江掌门,我只是不忍派中几位妙龄女子,跟妾身一样虚掷青春,故而想借机亲近劝诫,只是她们纷纷深怀戒心罢了。”

江闻摸了摸下巴,很想问问这位大龄圣女是谁给她的勇气,跑出来教别人看破红尘的,况且若论单身的年限,严袁两人的师父似乎才更有发言权吧。

“行了行了,我就知道圣母你是又想搜罗年轻未婚的女子。可咱们平心而论,眼下有个不再年轻的未婚男子,还在福州城苦等着你回去,菩萨你大慈大悲,要不要先回去解救一下那个人?”

见江闻提起了丁典,就换成红莲圣母沉默不语了。江闻自然也看得出来两人的关系如今颇为尴尬。

于公,他们一个是明尊教圣母,一个是明尊教护法,理应互为臂助同气连枝;于私,他们十几年前便已相识,情投意合只差一步结为连理。

但偏偏是这种本该亲密无间的关系,现在却闹到了见面都尴尬的地步,丁典独居在福州城中听调不听宣,而凌霜华借重建总舵的名义躲到武夷山,瞎子都能看得出对方有逃避的意思。

缄默良久,红莲圣母才捻袖负手地眺望着远方,轻轻叹道:“太迟了,都太迟了……若他还是富家公子,我仍是官宦闺秀,自然会有个结果,只是如今……”

话不需说尽,红莲圣母并没有说清转折后面是什么,但江闻已然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红莲圣母所怕的不是丁典变心绝情,而是她已经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她不确定如今这个执掌明尊教的红莲圣母,还是不是丁典心中清雅如菊的少女,更不确定历经十余年的世事风霜,她心中还有没有容下丁典的位置。

“圣母可知我为什么要来这里?”

江闻眨了眨眼睛,没有选择继续再聊这个话题,反而谈论起了时政大事。

“此地乃延平津,与延平郡王有不解之缘。东南海疆如今阴云密布,不知圣母怎么看延平郡王此番的祸福安危?”

红莲圣母听到此言,瞬间便从伤春悲秋的愁情之中走出,转眼又变回了那个宛如不食人间烟火的下凡菩萨,口中不假思索地说出了四个字。

“凶多吉少。”

诚如她所言,明尊教除了位处福州城中的老舵,最为紧要之处便是泉郡分舵,而泉郡的安海城又曾是郑家大本营,明尊教素来与其有许多的联系,自然对于郑军虚实也更为了解。

去年郑成功发动的长江之役,起初势如破竹,天下震动,却在南京城下兵败垂成,大败收场,只得退回厦门,如今北方局势缓和,顺治手头活络了,自然并不打算放轻易过,此番已然是决心乘胜进军,趁郑军新败毕其功于一役。

而具体的动作也从未慢下来。

早在江闻大闹福州城的时候,镶黄旗宿将达素便已经被任命为安南将军,总督闽浙战事,征调了无数的船只马匹、粮秣钱财,沿海各省水军统一交由达素管理。

根据红莲圣母收到的密报,清廷的固山额真索浑、巴牙喇纛章京赖塔如今已经抵达福建,达素正在抓紧掌控漳泉二州,极度压缩郑军的活动空间,待到时机成熟便坐镇于泉州调度,指挥云集于闽东的近千只海船,一鼓作气地彻底歼灭郑军。

江闻低声问道:“郑家还剩多少人马?”

红莲圣母双目低垂,仿佛在整理着自己搜集来的信息。

“从港口出入、吃水浅深来看,纵使郑家为了稳定民心,已然将各色船只乔装改扮频繁出入,所剩余的大、小战船也不会超过六百艘,而水陆两师加在一起,也仅剩不到七万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