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游历枫叶区(中)(2 / 2)

作品:《我家学霸是键盘侠

不过很快,他又有了新的困惑。

“那如果其他城区的人驾车进来怎么办?”

“喏,正中间那条道啊。”王旭伸手指了指。

“变道不是不方便?”

王旭耐心解释道:“装统一的导航系统,行驶过程中如需转向变道,无人车会自动调整速度提前为你让道。”

“这样啊。”陈博听明白了,确实挺有科技感的。

陈博望向窗外,视野的偏后方有一辆城市观光有轨电车,特地开了半身大窗供游客浏览拍照,不少同学正是搭乘了此班列车。

“这观光车不错啊,咱们怎么不搭。”陈博投去羡慕的目光。

王旭吐槽说:“那么多人,挤死了,地铁里快闷坏我了。”

无人车行驶了三分钟,道路交通畅通,没有遇到堵塞,全程维持在近50公里的时速。

城建局大楼外观是个安全帽造型,但不是那种土掉渣的黄色塑料盔,建筑表面被庄严神圣的纯黑包裹,正门的醒目处有几道银弧掠过,认真分辨是把拟态艺术的工具钳。

毕竟人数众多,并不是所有的同学起始地都是城建局,大家被分配到了不同的地点,开启一段体验之旅。

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有十几位之多,大多穿着休闲的正装,陈博和王旭绑定好后被分到了同一组,由一个年轻小伙负责带队。

“你们好,我先自我介绍下,我叫蔡辉英,是去年才参加工作的,今天有幸能带诸位参观枫叶区。”

同学们回以掌声,蔡辉英接着侃侃而谈,逃不过一贯的说辞套路,每当人们介绍起枫叶区,总会从发家史说起,细数先辈们的功德伟业。

好在展示过程辅以全息投影呈现,不然光听这生硬的介绍,陈博都快打瞌睡了。

枫叶区是以枫叶集团的名字命名的,这在国内再无他例,足以见枫叶集团对新区发展的出力贡献之大。

王旭评价道:“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靠住房留下了人才,虽然有违市场规律,但确实做到了。”

“我也很好奇,以渊鱼市的房价水平,即便是大公司的中层管理也很难吃得消。”

陈博按照保守估计,如果中层管理都无法在这座城市安家,那剩下85%的普通人就更别提了。

很多入行晚的同事没能搭上房价末班车,最后只能忍痛买离市区几十公里远的地方,平时光花在通勤的时间都在2小时,每天起早贪黑,精神全靠咖啡续命。

“以融资租赁的形式购买房子,也只有肖枫敢去做。”

陈博对这位董事长的印象是标新立异,可对方的出牌套路还是超出了自己的思维范畴,面对房地产这种需要高现金流周转的行业,学人家缓慢回笼资金的做法无异于自掘坟墓。

敢想敢做,居然还成功了,而且还不是一般的成功。

这种靠住房绑定人才的做法使得枫叶区成为了全球高素质人口最密集的地区,随便问个路人都是硕士出身,资产千万。

介绍完发家史,蔡辉英又自豪地向众人展示了枫叶区内部复杂的污水处理系统,那错综复杂的管道,有种蚁穴的既视感。

“现在,请各位随我亲自去底下看看。”

陈博一头雾水:“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