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知我者谓我何求(2 / 5)

作品:《甘苦纪年之大道参天

但,其实不然。本篇独成一章,并非无的放矢,而是有其深意在其中。

…我们先看本篇首句。首句讲的是明人。聪明之人,能看到别人的优劣长短,是谓其能知人。知人善用,是一位优秀的领导者所具备的条件。凡事不需要亲力亲为,就能做好,无为而治也。

紧接着的是明己。明智之人则不仅能看见别人情况,还能清楚知道自己的情况。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可以弥补短板,可以避免覆辙。了解自己的擅长方面,可以精益求精,可以因势利导。自知者,趋吉避凶,处事得法。

这明人、明己,说的是心智。

……

再下句则说的是胜人。胜于他人者,是实力之表现,强者的证明。物竞天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强健的体魄,是获胜的基础条件之一。成王败寇,则是这世上对胜者的形象诠释。而胜者不骄,骄兵必败,经验之谈也。

此后续则是连以胜己。能够突破自己的极限,是更为优秀难得的强者。相比胜于他人,战胜自己更是成长的见证,也是人生的必然经历。想要不断挑战胜己,离不开坚定的意志与健康的体魄。厚实的积累,是达成质变的基本要素。

这胜人、胜己,说的是身性。

……

再续则论的是知足。何为知足?之前有说,满而不溢,胜而不骄,强而有所不为,是为知足。知足何富?有而不失,存而不去,皆为己有,故为足富。欲无穷而生有尽。知道满足而止,方为真富。所以心贪者贫而流之其外,知足者富而留于其内。

再晋之则为联关远志。恒者坚毅,不屈不挠,坚持者胜,此可谓品行坚强,知行合一。是以坚强前行者,志不止于此也。人皆有欲,何以强者谓志之?心之高洁者,不恋于眼前。欲浮于一时,而志行于一世。这是富足且长远的人才能达到的境界。

这知足、远志,说的是行止。

……

再接继,则道的是久安。富强久之,人有所居。居荣繁之,团结安定。当平安定居,丰衣足食,人想要的长平久安也就实现了。这种没有战争,相互间平和相处的状态,相对那种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四处流浪的情况,能让人活得更好,也更为长久。

最后则可预之于寿考。长寿久矣,有谓之死而尚存。死而亡矣,何以曰寿?其草青青,其雪皑皑。枯荣野草总不尽,冰雪融消再见时。其形虽死,其神依存,故不忘者,虽死犹存。此等情形,皆如其命延而有续之,可归于其寿尚存。故可曰,身死而有余骨,树死而有余玉,人之死而名可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