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抗日之敌后争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545章 用命换煤(第一更!)(2 / 4)

作品:《抗日之敌后争锋

在这种不计伤亡和损耗的操作下,中小型煤矿和一些土窖的煤炭产量竟然积少成多,超过了井陉煤矿。

只是日军在这种情况下挖出来的煤炭都带着需求老百姓和俘虏兵的鲜血,每天都有大量旷工因为各种原因死在矿洞里。

李庄之前有两个土窖,被日军接管后,土窖的数量增加到五个。

五百多个俘虏出身的旷工轮班进入矿洞,不分昼夜往外挖煤。

村口土路已经被运输煤炭的车轱辘压出两道深深的车辙印。

之前整个庄子一天只能运出去十大车煤矿,现在每天可以运出去五十大车,平均半个月的产粮就能装满一列火车。

其他煤矿用旷工性命换煤,这里也不例外。

日本人接手李庄土窖后,不到三个月就有一百多个旷工死在这里。

但日军不为所动,死掉的旷工超过五十人后,马上从其他地方调来五十人补充进挖煤队伍。

他们只有一个原则,旷工可以死,不够的话从其他地方调,但煤炭产粮不能降低。

为了防止八路军和救国军再次破坏煤矿,吸取井陉煤矿被摧毁的经验教训,石家庄驻军抽调了整整半个大队进驻李庄,导致保护煤矿的军队数量竟然比挖煤的旷工还要多。

但日军没办法,为了矿区安全,稳住矿区的煤炭产粮,只能暂时先这么搞着。

等井陉煤矿恢复生产,日军只需要保护好这一个煤矿就能稳住矿区里的煤炭产量,需要的部队数量也会大大降低。

所以日军目前还能撑得住。

因为每天都有旷工拉着装满煤炭的大车进出矿场,何锋很容易就搞清楚日军布置在李庄的兵力和火力情况。

他决定今天晚上就发动攻击,尽快结束战斗,然后去打第二座煤矿。

天黑以后,热闹一整天的煤矿并没有变得安静下来,几个矿洞出入口仍然很热闹。

背着两个箩筐的骡马被旷工牵着进进出出,把旷工挖出来的煤炭源源不断运出矿洞,等天亮以后再通过大车送到火车站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