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开局先交出玉玺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36章(1 / 2)

作品:《开局先交出玉玺

萧雪行刚拿起那份文书就觉得有些不同寻常,这文书入手极沉,萧子的书房少有这样沉重的文书。

毕竟桃源城规模小,就算是历年档案汇总都没多厚,所以这一份就显得特别特殊。

萧雪行打开第一眼就看到了最前面的一张图。

那是萧子画的官职导图,为的就是更清晰的看明白这些官职之间的上下级关系。

不过这张图在第一页也不过上一部分,萧子伸手将图完全展开之后,整张图几乎占据了一整个书案,却原来这张图是被折叠放进去的。

图自然是竖着的,萧子原本想他拿着文书让萧雪行一点点看,结果萧雪行不想让他动手,直接起身将图放在书案上,自己转了个方向看。

图画的很细密,萧雪行越看越是心惊。

上面的官职有些是他熟悉的名字,有些则十分陌生,而越是往下陌生的官职就越多。

可就算再怎么陌生他也能看得出这一套官职体系逻辑是十分严密的。

至少因为桃源城的关系他知道了户部、工部、兵部等,所以顺着这三部看下去,跟现在桃源城的官职做一下印证就知道桃源城的官职体系的确是进行了精简。

或者说不仅仅是精简,桃源城的官职体系跟这张图上一比,那根本可以说是简陋。

这张图只是起一个导图的作用,每个官职的管理范围都在后面有解释。

三公这些不用看,基本没怎么变,然后就是爵位。

爵位这个……其实也不用看,爵位的封赏更多还是要看朝廷当时的情况。

刚开国的时候封赏肯定是比较重的,毕竟要跟大家分蛋糕嘛。

而且开国之臣功劳自然是大的,多给一点好处也应该。

到后面自然是越来越难,毕竟国家的资源就这么多,老牌子的功臣占据着,新人就上不去,哪怕每年都有贵族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落,却依旧不够分。

真正让萧雪行在意的是他竟然没有找到丞相的官职。

摄政王没有……这个是正常的,摄政王压根就不是一个常规官职。

或者说稳定的政权是不需要这个官职的,真出现这个官职这个朝廷也有些危险了。

但是丞相没有……那么多事情谁管?

萧雪行问道:“丞相呢?”

他原本以为是因为萧衍惹了萧子厌恶的缘故,所以萧子直接将丞相这个官职给去了,如果是真的话……他就要教育一下萧子了。

人跟官职是要分开来看的,没听说因为人不好就把官职给废了的。

汉武帝一生换丞相堪比换衣服,甚至可以说他的龙袍可能都没有换丞相换的迅速,但人家也没取消丞相这个职位啊。

萧子指着其中一个官职说道:“同中书门下三品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都是丞相。”

萧雪行定睛一看,瞬间有些怀疑:“三品?”

这个品级不低,但也要看对应什么官员,丞相乃是一国最重要的官员,总理大部分事宜,调和阴阳,都是丞相的事情,怎么能只是个三品呢?

那一品二品岂不是会骑在丞相头上撒野?

萧子解释说道:“对,而且丞相不仅仅有一个,这是为了分丞相权柄,哥哥不觉得丞相的权柄有些过大了吗?”

萧雪行在听到丞相不止一个的时候就愣了一下,听到分权之后更是沉默。

他对照了一下那个官制导图,半晌才意味深长说道:“你胆子倒是不小。”

这样一来,丞相该干的事情没少干,却没有那种超然的地位了。

或者也不能说没有地位,只是相同地位的人多了自然也显不出什么。

与此同时,丞相多了难免会分出党派,到时候这些丞相自己内斗都来不及,估计也不会出现威胁帝位的情况。

这么一看,萧子这样的设置倒也有一定的道理在,只是太简单粗暴了一些,还要细细琢磨才行。

他继续往下看发现越是到下面,萧子设定的官职越是细致,管什么的都有,如果按照这个官职体系来的话,那官员体系会变得十分庞大。

这样一份官制文书让萧雪行一看就看了半天。

萧子一直坐在他身边,等到点起油灯他才发现外面已经月华初上,便拽了拽萧雪行的袖子说道:“哥哥,该用晚膳了。”

一旁的两位小宦官早就有些着急,但他们两个又不敢说,以往还能去求助宣城王,结果今天宣城王也跟着一起沉浸其中,搞得两个人都有些惴惴不安。

提醒吧,怕这两位生气,不提醒吧,又怕被迁怒。

尤其是宣城王可是很紧张摄政王的肠胃的。

好在宣城王最先反应过来,他们连忙弯腰说道:“启禀两位殿下,晚膳已经准备完毕。”

萧子点点头,转头看向萧雪行发现对方依旧沉浸其中,不由得声音微微大了一点:“哥哥,该吃饭了!”

萧雪行拍了拍他的手说道:“知道了,别吵。”

萧子挑了挑眉,直接伸手捂住了萧雪行的眼睛。

萧雪行身后的两位小宦官都要吓死了,平日里谁敢这样冒犯摄政王?

就算是宣城王……以前也没这么做过啊。

摄政王做正事被打扰之后一般脾气都不太好,大家还是很怕的。

萧雪行看得正上瘾,眼睛突然被挡住自然是生气的,结果还没来得及生气就听到萧子说道:“你还好意思说我,这也没比我强到哪儿去啊,不也是忘了吃饭。”

萧雪行瞬间脾气就没了,勾了勾唇角,握住萧子的手腕一边往下拽一边说道:“好了好了,我知道了,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