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瀚海唐儿归 / 章节正文阅读

第867章 收复岭南汉三郡,就在今日(2 / 5)

作品:《瀚海唐儿归

因为当时放眼天下,无论金国、西夏、南宋、大理、西辽等天下间排的上号的大国尽皆被蒙元所灭。

只有安南的陈朝数次击败元军,更打出了让元军不得不承认不再侵犯陈朝的辉煌战绩。

有了这份战绩,安南上下扬眉吐气,陈朝陈仁宗和陈国俊都认为南宋已灭,神州陆沉,中原尽丧胡虏之手,唯有安南为名教保存元气,是实至名归的天南小中华。

他们甚至认为,这个小字都可以拿掉了。

在这种扬眉吐气的气氛下,安南之民,不管是以前的安南汉人,还是汉化的百越人,都不再以自己是汉人为荣,逐渐形成了以河内所在的红河平原为主体的民族意识。

因其居住地基本都在京城河内周围,他们遂自称京人,以华族自居,称其他越人为蛮夷,并以教化蛮夷的口号,向西、向南不断扩张,后世形成越南的主体民族京族。

可以看出,安南的独立,并不是一次形成的,而是逐步得到增强的,等到南宋灭亡,安南陈朝击败元朝,就再也拉不回来了。

此后,虽然明朝又重新控制了安南,但民族意识已经形成,此地只有京族,没有汉人,因此明朝不管派出的官员是清廉还是贪鄙,都无济于事了。

有人说当时明朝应该把英国公张辅封过去镇压,其实也不会成功的。

除非张辅有杀五十万人,迁五十万回中原,给安南大换血的勇气和本钱。

好吧,这些都是历史上发生的,让人扼腕叹息却无法改变丝毫的事情,但在此时,谁叫天生我张圣人呢。

目前这个时候,简直是最好收复安南的时候,因为不管是吴氏还是十使君,虽然有自立的心,但心里都还是承认自己是汉人,明白他们是在当叛贼的。

且此时,又是他们混战二十几年,打的民不聊生,百姓们都渴望重获安宁的关键节点。

是以,瞿延庆兵临白藤江的时候,吴昌文连传统手艺-在白藤江中放木桩都没来得及实施。

瞿延庆命侯仁宝督百艘艨艟舰渡河,一个冲击就将江中千余静海军牙兵打散,毫无悬念的控制了河内城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道防线。

。。。。

古螺城,除了已经被章成俘虏的吴日庆以外,其余的九位使君都来了,他们和吴昌文一起,正好又凑成了十个使君。

事到如今,他们终于不各怀鬼胎的互相争斗了,因为他们心里都很明白,离开了安南这个地方,他们什么都不是,若是被击败,不管是被杀还是被迁走,根本没什么区别。

吴昌文左看右看,最后把目光放在了号称陈明公的陈览身上,毕竟互相攻伐这么多年了,谁有几把刷子,大家都很清楚。

陈览的地盘最小,土地也最贫瘠,但是陈家牙兵偏偏最能打,陈览的领兵能力也最强。

嗯,从历史上看也是这样,后世团灭十二使君建立越南丁朝的丁部领,就是陈览提拔起来,甚至以部曲托付,才使丁部领得以创立大业的。

陈览也看到了吴昌文投来的眼神,到了这时候了,他也不推辞,不等吴昌文出言,立刻跳到桌子上大声喝道:

“诸君若是想要被朝廷满门抄斩,尽可继续在此耽误时间,但若是还想留得项上人头,那就听某几句话。”

其余八个使君虽然知道陈览的本事,但陈览势力最小,有些人还是心里不舒服,但吴昌文立刻跳了出来选择支持。

他当然要支持,因为他们吴家是领头的,杀了万王刘洪操自立为王的可是他父亲吴权。

说句不好听的,这屋内的其他人都可能有活路,但他们吴家是一定没有的。

眼见吴昌文支持陈览,众人都立刻停下了争吵,面子和小命之间如何选择,他们心里还是有逼数的。

陈览就站在桌子上说道:“朝廷大军两面来袭,多有骑兵,还有侬氏、门州陈氏这些家伙带路,咱们根本跑无可跑。

为今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耗,耗到六月以后,天气炎热,瘴气四起应能耗走朝廷大军,到时候咱们再去请罪,或许有活路。”

众人一听,是这个理,可是马上又泄气了,白藤江都没了,楚藩军也从西道河(红河)上游打过来了,这会拿什么坚守?

陈览马上将手指往西北和西南两边指了指,“古螺肯定是守不住了,现在还有五六天时间,朝廷大军才会到,诸君马上下去安排,准备退到交州城和交趾城去。

这两城互为犄角,有水道可通,可守望互助。

实在守不住,咱们就乘战船往朱鸢江去长州,长州守不住就去爱州的九真,只要不被擒获,总还可以讨价还价。”

朱鸢江就是红河的下游,现在古交趾城和交州城一个在西北,一个在西南,将红河从中截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