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 就冲这个饼画的特别圆,特别大(3 / 4)

作品:《重生四合院,开局是八十年代

某种程度上讲,曹志强当时学的人,是《童话大王》的创办者,也是想搞一个完全为自己服务的出版社或者杂志社。

对那时候的曹志强来说,办杂志社其实很容易,难的是出版社。

但杂志社太过单一,不如出版社包罗万象。

杂志社就只能出杂志。

可一个出版社,不光可办杂志社,还能出版图书,以及搞音像公司出唱片,甚至可以自己建立销售渠道,是妥妥的顶层平台。

凭着傻柱的关系,还有曹志强的一些小名气,以及他实实在在的一些能力,他在领导面前尽力表现,总算是获得了人家的认可,乐意让自己试一试。

但这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傻柱背后的那位徐大爷,本身就是冶金系统的大佬,而曹志强是冶金部直属企业红光机械厂的人,算起来其实是一家人。

既然是一家人,那自然不说两家话。

再者说,此时的徐大爷虽然已经是退居二线的状态,但威望资历跟人脉都在那摆着,一般人不敢不听他的。

还有,徐大爷能得到的信息渠道,绝对比李厂长能得到的信息要多,且快。

曹志强想,恐怕在李厂长前几天去开会,也就是跟领导商量整改红光机械厂的之前,徐大爷就已经知道红光机械厂要面临的命运了。

也正是因为知道红光机械厂要面临的命运,所以徐大爷才乐意找来王大爷,帮曹志强达成心愿。

“嘶,我说呢!”想到这里的曹志强猛的一拍大腿,“我就说,以那两位大爷的身份地位跟见识,怎么可能我当面说几句好话,唱两首好歌,就让人家同意帮我开出版社?感情我就是个小白鼠啊!”

没错,时至今日,曹志强才彻底明白过来。

恐怕,徐大爷早就知道红光机械厂的情况,所以听说曹志强是红光机械厂的人,心中就早有谱了。

当然了,以徐大爷的身份,他也范不着刻意去算计他曹志强,曹志强还没那么大的脸。

更大可能,是徐大爷听了曹志强的来意,又发觉曹志强在写作跟唱歌方面有不错的天赋,加上曹志强还有做出版的意思,过去也曾经做出过不错的成绩,所以决定下一个闲棋,顺手帮一把。

成了最好,或许就能帮红光机械厂多开辟一个财源。

不成也没关系,反正红光机械厂正常来说也呆不了多久,估计一两年就要被整改了。

到时候,隶属红光机械厂的红光出版社,如果有价值,就转成正式的事业单位,也算给曹志强一个好出路。

要是红光出版社搞砸了,没价值,大不了趁着红光机械厂整改的机会一并裁撤。

成跟不成,都是那些大人物的一句话。

而要说哪句话,还是看曹志强的具体表现。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啊。

所以说啊,在徐大爷跟王大爷的眼中,曹志强真的就只是个有志青年而已,算不上多重要。

真要遇到大事儿,人家未必肯帮忙,顶多拿来狐假虎威。

反倒是董书记跟李厂长,这才是真正能出力帮忙的大腿。

就不说这次的牛淑芬事件了,之前的许多事儿,比如新华书店货不够,帮忙让运输科跟保卫科补货的事儿,这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仔细想来,要不是当初李厂长亲自下命令,人家保卫科跟运输科的人,凭什么要帮你一个出版社去运送图书啊?

问题来了,李厂长之前帮曹志强大忙的时候,曹志强还没说要跟李厂长分成,也没说要成立什么综合事业组。

还有更早的时候,出版社跟机械厂写挂靠合同的时候,李厂长给的条件也是特别优惠,几乎是完全没有底线,完全任凭曹志强狮子大开口,而李厂长则完全接受,丝毫不讨价还价。

这也就是说,很早的时候,李厂长就在关注着曹志强,照顾着曹志强。

他凭什么关注自己?难道就只是因为曹志强上面有人?

不,他恐怕也是早就听到风声,所以一直在寻求出路,而他曹志强,就是他找的出路,至少是之一。

所以,李厂长的诚意,现在看来应该不假。

那问题又回来了,他曹志强要不要担起整个厂的重担,把整个厂的人都养起来呢?

仔细全哼了一下后,曹志强觉得可以搞。

李厂长的要求,本质上讲,其实只是把机械厂八千号人的工资福利给担起来,这样的话,万一政府那边断了补贴,他们厂也不至于立刻完蛋。

说白了,机械厂的存亡,就在于那八千多号职工,也在于那八千多号职工的薪水。

只要能解决这个,其他的都是小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