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 拍独立电影?(3 / 4)

作品:《重生四合院,开局是八十年代

徐庆冬眨眨眼,立刻就以为曹志强的那批摄影器材是走私货。

「放心吧。」徐庆冬哈哈一笑,「我只关心东西好不好,至于来路,那不是我关心的,而且我也不会大嘴巴到处说。」

曹志强点点头:「那行,跟我走吧,我带你看看货。」

说,曹志强就带着徐庆冬离开北平饭店,然后自己开车,带着徐庆冬直奔红光出版社。

之所以去那里,是曹志强暂时也想不到其他放摄影器材的地方了。

曹志强目前买的房子,几乎都被其他人住上了,他自己都是住酒店。

本来签到了摄影器材后,他是想着重新买一套大房子的,但这不是还没来得及嘛。

而且红光出版社本身就占地不小,光办公大楼就还有很多空房子。

这也罢了,关键不久之前,副社长陈家邦还刚跟原先的玻璃厂谈好了收购价,以八十万的价格,收购了其他几个地皮以及上面的老厂房跟老仓库,占地面积直接扩增了三倍。

当然,再怎么扩张,那也是工业用地,只能是公对公的买卖,私人是买不到的,而且也不能随便转换土地性质,除非政府出面转变。

因此,想在那片老玻璃厂的老厂里建设房子往外卖,那是不成的。

虽然现在的国内,已经允许房产自由买卖,但那只是针对住宅性质的商品房,比如老四合院,老洋楼啥的。

像工业用地的房子,比如工厂的单位自建房,还是不许进入市场,好像商品房一样买卖的。

也正因为这样,所以工业用地基本没有买的。

开玩笑了,现在大家都缺钱,不缺地皮,谁闲的买你的老厂房啊。

比如那个玻璃厂,人家当初搬迁出去,也主要是因为污染问题,并不是心甘情愿搬迁的。

至于玻璃厂搬迁后,遗留的老厂房,原本是打算打包卖给红光机械厂的,毕竟邻居,但机械厂一直没松口。

现在有红光出版社肯买,那自然乐意。

从后世的眼光看,这个玻璃厂是亏大了,但站在此时玻璃厂的角度,人家不亏。

因为现在的工厂大部分都是国企跟集体企业。

那家玻璃厂呢,原本是一家乡镇集体企业,并不是国企。

公社化运动的时候,京城周边的很多农村,都纷纷成立了不少乡镇企业。

当年的京城二环之外都是农村,所以这家二环外的玻璃厂是集体企业,一点没毛病。

所以这家玻璃厂,就是当时的公社化产物。

反倒是国企性质的红光机械厂,是后来才搬过来的。

集体企业比国企要灵活许多,但也是更缺钱。

因为这家玻璃厂技术不行,连年亏损,所以卖厂房换钱,就是最迫切的行为。

说白了,此时这边还是个郊区乡镇辖区,玻璃厂这种乡镇企业,卖不卖的,是乡政府说了算。

现在有国企肯接手原先因为污染问题被关停的破厂房,还给现钱,那当然卖啊。

有那八十万,乡政府可就解了很多燃眉之急。

要不说,红光出版社作为一家国企性质的出版社,此时干什么都方便。

所以,现在的红光出版社,单纯就占地面积来讲,还是很不错的,是典型的地广人稀。

不管怎么样吧,这里有足够的地方当仓库,这就够了。

开了一段路后,曹志强就带徐庆冬来到了红光出版社。

之后,曹志强让徐庆冬先去他的社长办公室坐一坐,让自己的秘书项

东方招待他。

至于他自己,则悄***的一个人来到一处有些破旧的红砖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