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62章 第 162 章(2 / 3)

作品:《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在世人眼里,消遣的话本子算不得正经学问。

“你说得对。”裴少淮应道,“我确实在研究学问,从话本子里研究闽地的乡土风情。”

还把妻子拉过来一同坐下,翻开自己笔记,和杨时月一起分享这几日的读书所得。

他说道:“便是一府一州之内,也有十里不同风之说,更何况闽地与中原相距甚远,其间隔着多少东西长河,我到此处为官,总要识得这方水,才能治得这方土。”

裴少淮举例,他指着“螟蛉子”几个字说道:“螟蛉有子,蜾蠃负之,闽人所作《拍案惊奇》中以‘螟蛉子’喻养子、义子,往往有本事的养子比亲儿子更受重视,可以见得,相较于中原人,闽人更看重‘同姓’,而不那么看重‘同源’,或者已将‘同姓’视作‘同源’。”

他还举了几段故事情节,各姓氏之间,为了加强两姓联系,还会拜义兄、认义子。

这是一个家族气、江湖气很浓郁的地方。

裴少淮又翻开《天妃出身济世传》,说道:“湄洲之山,有神人居岛,便是莆田之女林娘娘,冥冥中庇护海上船只,受闽地百姓香火信奉。”

接着说道:“既是闽地百姓所敬仰的,咱们便也应该怀有敬畏之心,不可冒犯。”

“此外,话本子中以水猴、水鸡、蛤蚌、鲈鱼、水蛙化作精怪,又成了瘟神五帝,并非全无根据,以我猜想,兴许是当地渔民常因这五样患病矣。”

话本子映照出的,是闽人真实的生活。

裴少淮的一番话说完,杨时月又是惊诧又是佩服,说道:“原来话本子还能这般解读,妾身跟着官人长见识了。”

不过她有些疑惑,忧虑说道:“怕就怕是过于信奉神灵、听信宗族,有些道理就听不进去了。”

裴少淮明白杨时月的意思,也知晓她的话很是有道理,他轻松笑笑,道:“你不必担心。”

又道:“老百姓想听的不是道理,毕竟道理是讨不了生活的。”

所以他才会提前去读这些“杂书”,早早做些准备。

……

经南北运河到了苏杭之地,他们便改走陆路了。

马车颠簸,比在船上更难受一些,幸好裴少淮他们出发早,时间还充足,并不急着赶路。

一路平平静静,连个蟊贼的身影都不曾见,裴少淮觉得诧异,心想苏杭南下一带何时变得这么安定了。

直到有一夜,见到燕承诏的副将从前头折回来复命,他才明白——燕承诏早早安排副将带人在前头开路,大贼小贼一律料理干净了,所以才有他们这一路的平顺。

“燕指挥厉兵秣马,佩服佩服。”裴少淮先敬一杯。

燕承诏并不当事,只淡淡应道:“兵常练才能常锐。”

在官道上颠簸一个月后,裴少淮他们终于从杭州赶到了直隶双安州。双安州受朝廷直管,裴少淮上任,暂时还无需去见布政使、泉州知府等官员。

双安州虽是偏僻了一些,但着实是个好地方——地处九龙江入口,有湾也有岛,防风也防浪,妥妥的天然良港。

其北接壤泉州府,其南接壤漳州府。

一旦裴少淮在此处成功开辟港湾,介于泉州港、漳州月港之间,便可“替代官商,抑制私商”。

到了实地,见了九龙江,远远眺望了嘉禾屿,裴少淮愈发确认自己选择此地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