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于归谣 / 章节正文阅读

特别篇 暗香(太子妃视角)(终篇·七)(2 / 2)

作品:《于归谣

殿下摇摇头,前朝宫变众多,妄图弑父或是弑君的人都死在影卫的手中,可影卫亦是损失惨重。如今影卫已经式微,只余了一脉,据说陛下给了阿九,可这么一遭,便又是十去八九。

我看了看殿下,这一日钟离期的死讯传到上京,许因亲取了叛贼的首级,时人赞其少年英姿,纷纷议论只可惜这位许公子早早娶亲,不然定当可作佳婿。殿下那日悄悄穿了丧服。太子穿孝,必是国丧,如此这般便是大不敬。何况被许因于马上诛杀的乃是叛贼钟离期。但我却知道殿下心中的苦楚。于是我嘱咐秋水紧闭了殿门,着了心腹守着。安排打点停当,瞧着殿下,却也一时不知该做些什么。

我看着殿下,忽然心中有一种强烈的恶念。殿下为什么没有帮钟离蚩一把,这般,丽华门宫变或许将有不同的结局。我叹了口气,暗自心惊。殿下这段日子联络各方,为的便是阻止这一日的到来。我如今却还想着殿下会跟着他们成事。

我想起阿娘那句不明不白的话。是啊,两年前殿下便有机会的。那时候钟离蚩手上已握了大箐过半的兵权,那时候太傅胡昇仍是重臣,殿下那时,分明有底气与陛下去争上一争。可如今呢,钟离蚩和胡昇都死了,胡家、钟离家,全都不复存在了。

三皇子未及成年便被封了隶王去往建宁,四皇子、五皇子于朝事皆是淡薄,十一皇子年幼不能理事。从前闵氏为祸,陛下收了他的兵权,以先太子、钟离氏、许氏、蔺氏分守四方,相互制衡,然而如今,钟离氏和太子的那些兵权,都回到了皇帝的手中。这些年,六部、三司,朝野的上上下下,他都要紧紧的攥在手里。给出去的东西,因为害怕,便又生生的夺回来。可是翻覆之间,他的声名,却依旧贤良清白。

我想起阿姐,我想起阿爹阿娘,我想起殿下,我又想起我自己。我只觉得可悲,可我却无力。

我想起从前腊八的时候,皇帝总要照例赐粥给朝中诸臣,以此避寒。

我想起那时,阿爹在正厅领赏时,领着众人跪拜谢恩时的样子,那是真正的崇敬。我其实偷偷见过阿爹与柳相、国公爷那些人来往,那是不一样的神采。阿爹总是长袖善舞,每每周旋于众多贵胄之间。可他对着陛下的样子,却是不同的。阿爹从前出身贫寒,靠着邶山齐家的支持方才得以完成举子业,终于取得功名。阿爹从前只晓得读圣贤之书,憨直不懂人情。阿娘就是看中阿爹这一点,纵然那时阿爹已经纳了卞氏作妾。后来阿爹终于成了京官,愈发开始圆滑。阿爹没有家世,所以不敢开罪任何人,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怨不得是那般虚伪圆滑。可阿爹从来敬重当今的圣上。大抵是因为陛下自登基后裁撤冗官、礼贤下士,赢了那样的好名声。后来卞姨娘生下阿姐就死了,阿娘素来待下人严苛,府里便有人传言说阿娘仗势欺人,阿爹没有说什么。但我从未见过阿爹阿娘相亲相敬的样子,仿佛阿娘从来都是主母的样子,而不像是妻子。可我知道,撑起虞家,对阿娘来说,定是比在邶山的日子难了太多。常听人说,上京里的人,肚肠都是九曲的,心里藏了不知多少的弯弯绕。如今这般去往永安,或许也是一种解脱。

可是,那个如今正在施恩封赏的帝王,一时的喜怒,便逼死了阿姐,迫使我嫁到东宫,不知道多少人,为了他的一念之欢。多少人,死在这一场权力的博弈之中,可他却还能全那清名,还能那般自在地在正德殿上,扮着明君,惺惺作父慈子孝之态。

可还是有人,真心的崇敬。因为他是大箐的帝王,名正言顺的天子,万民之主。

阿爹每每亲自捧了那御粥到后院来,那份感怀,我永远无法忘记。

如今领的例粥与当时无二,左不过是姑苏的江米、建宁的薏米,沧州来的金丝小枣,南诏贡上的乳覃,西凉的胡桃,韶州的水栗,奉天的玉米碎和上京的红豆。从前只觉得这样的粥也无甚稀奇,总不明白阿爹为何那般小心翼翼。只是朝中赐粥时,我仍旧是高兴,为的是,腊八过后便是年,年节时分,家中不拘礼数,也能常与世家皇亲走动,好不热闹。可是如今,陪我喝这粥,过这年节的,便只有殿下了。

后来殿下告诉我,这一碗小小的粥,也存着许多的心思。四海安定,方才有这一碗八宝粥。是啊,姑苏、建宁、沧州、韶州、奉天、南诏、上京......四方物产丰饶之地,尽在天子股掌之间。

作家的话写不下了放这里:关于腊八粥:八宝粥的做法很多,各地也不同,这里是最常见的(根据百科搜索)和古文记载(南宋文人周密撰《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和作者本人家里的烧法混合了一下选的八样。

一点道歉:之前说权谋部分一章讲完显然是不可能了……还有一半下次发。真的抱歉。权谋真的太难了。推翻了很多遍,又重写了好几遍,因为鸽的时间实在太长了就把这版先发上来了,以后可能还会修改,我真的太菜了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