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无限超进化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七十九章:金星任务(3 / 4)

作品:《无限超进化

原来,地星天文学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发现冥王星的质量低于月球,属于太阳系外围的柯伊伯带,这个区域一直是太阳系小行星和彗星诞生的地方。

国际天文大会,后来给行星一个明确的定义:

一是必须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

二是质量足够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

三是其轨道附近应该没有其他物体,或在30亿年之内可以自行“清理”轨道内的天体。

因此,冥王星、谷神星、阋神星、妊神星和鸟神星,都属于矮行星,从“九大行星”改为“八大行星”就不难理解了。

端木云柯惋惜道:“他们科学发展平均速度,总体上是超过兀布尔星球的。可惜命运之神没能眷顾他们,崛起的时间晚了点,不幸成为了高等文明的资源地。”

司空台旻请教道:“太阳系有水星、金星、地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8个大行星,加上太阳这颗主星,刚好凑成最高单数9,结合其他生命星球行星分布情况,数量是最少的,是否还会有增加的可能性。”

“比对现有生命星系的宇宙年龄,太阳系的形成相对年轻一点,如果‘孵蛋’理论成立,它应该还会有新行星诞生。”

“哦,研究古老的陨石,追溯到的元素显示,只有超新星爆炸后的心脏部分,才能产生这些元素。

事实证明现有生命星系的发光恒星,其元素结构的确与超新星内核物质非常相似。

那么,到底是超新星残骸星云塌缩,触发了太阳的诞生,还是某种宇宙无形之手,缔造了发光恒星?”

“我一直认为,所谓的‘孵蛋’理论值得推敲,并无事实来佐证。

传闻‘孵化器’已经被找到,却无任何影像资料,谁又能证明它的真实性。

因而,本着尊重科学,尊重事实的原则,两者或许都有成立的可能性。”

“端木老师,地星天文学家提出了大爆炸假说。

在大爆炸时期,黑洞的爆炸使其内核及外壳物质在强烈的爆炸中,产生裂变反应,产生了含有大量氕及其它能产生聚变物质的气团。

该气团的核聚变产生了恒星的幼体,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发展壮大自身,逐淅成为人类每天看到的太阳。

质量不断增大,捕捉和吸引其它物质的能力逐渐增强,再吸引住体积较大的固态物质,形成了行星和卫星的系统。

对这种生命星系形成理论,不知有什么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