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元最后的救星——王保保(3 / 4)

作品:《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此言一出,立刻得到了一众人的惊呼和反对。

大都城内的这些文武百官们都不想放弃在中原舒适的生活,谁也不想去草原那苦寒之地吹寒风。

但是,这些反对声却丝毫不能阻止王保保的决定。

哪怕是大元奇皇太后和小皇帝爱猷两个人也不想迁都,但也被王保保以坚定的态度给否决了。

“太后、陛下!臣这一次能够击败撒仁不花依靠的就是军中新式火炮火枪,这些火枪火炮,对于我大元来说是极奇珍贵的兵器,但是对于明军来说,却已经是稀松平常,他们拥有的火枪火炮是我们的好几倍,而且兵力更是我们的十倍之多,若是死守大都城的话,一旦他们完成了合围,我们想要再跑也跑不掉了啊。”

“而一旦等到情势危急的时刻,就算我们能够侥幸逃到草原上,那也带不走许多的金银辎重和粮草人口,没有了粮草和人口,我们到了草原上就再也没有恢复实力的机会。”

“如今明军尚未全面发起进攻,草原上也已经是有了安定的环境,正是我们趁机北撤的最佳时机,我们先把粮草辎重和人口迁徙到草原上,随后再率领兵军队和文武百官迁徙。”

“所有能带走的东西通通带走,所有愿意跟随的人也通通带走,要是带不走的东西,那就杀掉烧掉。”

王保保的策略就是带走一切能带走的东西,毁掉一切带不走的东西。

这一招可谓是非常的狠辣。

若是大元军队撤退的时候,把一切东西都带走,然后毁掉大都、辽阳、山西等地的一切城池和村镇,那明军就算占领了这些地方,也必然得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够恢复人口和实力去进攻草原上的蒙古人。

王保保携带着大胜之威,不容许任何人质疑自己的这个决定。

毕竟他可是非常清楚明军的实力,一旦明军向元朝发起了全面的进攻,那他们可就真的是毫无招架之力了啊。

在王保保的强硬态度之下,大小官员们只能是听从王保保的安排去安排属下和家人,准备向草原撤退。

王保保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击败了草原叛军这个消息,让朱瀚对王保保的印象更是提高了几分。

特别是根据探子的回报,王保保这一次能够击败草原上的蒙古各部叛军,主要依靠的就是以女真人组成的火器军队--乌真超哈。

“这乌真超哈是什么意思?”朱瀚向探子问道。

“并告英王殿下,这乌真超哈乃是胡语当中的重兵,也就是重型步兵的意思。”

作为大都城内情报探子,自然是对蒙古人女真人的事情非常了解。

“重兵啊,我就明白了,王保保看来是真的要学我们,他这一次击败蒙古叛军,倒是让我很欣赏他这个好学生。”朱瀚毫不在意的笑着说道。

“殿下,您难道就不担心胡人借助这个机会壮大,以后给我们北伐添麻烦吗?”坐在一旁的山东行省巡抚刘伯温说道。

听到刘伯温的话,朱瀚表现的不以为意。

“伯温先生,实不相瞒,我不仅不担心,而且还非常的高兴,因为这说明火枪火炮对于蒙古的游牧骑兵拥有绝对的优势,王保保这种学我们有个五六分像的人就能够击败这些蒙古叛军,那等到我大明军队进攻草原的那一天,我大明的实力一定是王保保的十倍还要多,对付草原上的游牧大军,那自然更不是问题了。”朱瀚非常自信的说道。

刘伯温却是皱着眉头,依旧有些太放心。

“殿下自古以来,草原上的部落都是非常的难以驯服,下官曾经在蒙古人的朝廷当中打探过一些,得知到一些胡人的狡猾手段。一旦中原有大军进攻,蒙古人就可以跑的无影无踪,让中原的大军消耗粮草,却不能杀伤几个蒙古牧民,就算我们有火枪火炮,蒙古人要是避而不战,那岂不是也无有无功而返?”

刘伯温有些担忧的说道。

刘伯温这个话倒是非常的有见地。

历史上的中原王朝对于草原的游牧部落一直都是没有办法彻底解决他们的威胁。

毕竟这些草原的游牧部落居无定所,驱赶着牛羊马匹可以四处漂泊游荡。

中原的大军一来,他们就跑的干干净净。

等到中原的大军撤退的时候,他们又会尾随而归。

如此一来,反反复复折腾个两三次,就能把中原王朝的粮草储备给消耗的一干二净,甚至于会造成民不聊生的萧条景象。

这可以说是一个困扰中原王朝的千年难题。

但是对于朱瀚来说,这已经完全不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先生,时代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