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四章:朝中的利害关系(1 / 2)

作品:《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朱元璋对朱标一直都是潜心培养,因此即便是朝堂之上有着很多反对的声音,但朱元璋一直都十分的肯定。

朱标日后能够成为一名仁义的君主。

因此在进行培养的时候,他也是有意无意的要让朱标,跟在朱瀚的身边。

学到的不但是为人处事之道,还能够在这些官员之中运筹帷幄。

上朝之时,官员便故意的当着朱瀚的面,开始对王安进行弹劾。

认为他是科举状元,如今却没有办法能够把户部的那些公务全部都整理好,完全就是没有任何的实力可言。

“王安被分布到户部做事,已经有半月之久,但是却从来没有过任何的实力可言。”

“他连一些账本全部都算不清楚,这可真真是让大家都没有想到他状元的身份,居然无才无德。”

“说的没错,我们这些老臣都有些看不下去了,看来英王殿下推荐的人选也不过如此。”

他们几人故意的,便把矛头对准了朱瀚。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目光认真的看着他一下的这些官员。

他眉眼之中满是平静,似乎压根就没有听从他们的安排。

不等朱瀚说话,朝堂之上早就已经开始议论纷纷。

尤其是对于王安如今的处境,早就已经有人开始进行一番的弹劾。

他们不愿意让王安被安排到朝中,甚至还有人故意的搬出,胡惟庸的这一把枷锁,想要把王安彻底的给解决掉。

朱瀚绝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

于是,他便毫不犹豫的转头看了一眼朱标。

朱标立马会意。

他当着众人的面便站了出来,一个人舌战群儒其他的官员。

“各位大人可曾想过,王安即便是状元郎的身份,但他对于朝廷,其实从一开始早就已经安排的越发妥当。”

“如今你们所做的这些,对他来说根本就没用。”

朝堂之中的很多问题,若是在最根本上全部都拿出来。

在朱元璋的面前剖析干净,肯定会有不少的人根本就没有办法,能够承担得了这最后的责任。

尤其是朱标能够站出来为王安说话,这已经超越了其他的众人。

他在朝堂上说话,比那些人十个加起来都要有分量。

可是却也有不怕死的,便开始当着朱标的面进行一番的反驳。

“太子殿下,您这样说就不对了,毕竟他可是科举状元门门拔尖,如今到了户部居然连账本都整理不全,这要他这状元有何用?”

“岂不是浪费时间,把这机会应该留给其他有才德的人。”

朱标本来没想着将事情做绝,但是有人既然在这个时候故意的想要来出面。

那他也便不客气。

“你们以为朝堂之中,这些事情就那般的容易,那你实在是太过于自信。”

“朝廷中不但有尚书郎和侍郎,等各位官职,但在这其中各位都是各司其职才行。”

“户部尚书,把自己的事我全部都交给一个初出茅庐,刚上位的王安,这难道就是王安没办法能够符合你们心意的结果。”

众人听着朱标的话,瞬间变哑口无言,此时户部尚书的脸色瞬间惨白了下来。

他不可思议地看着朱标,压根没想到自己做的那些事情居然被朱标给知道。

此时胆战心惊,突然间连怎么反驳都忘记了。

朱元璋立马便找到了台阶,当着众人的面继续的追问。

“太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王安刚刚才成为户部侍郎,居然有人就已经开始给他找麻烦。”

“说出来让朕好好的听听,到底是谁这么大的胆子。”

朱元璋说话时不怒自威。

台下的众位朝臣都已经开始担忧了起来。

尤其是户部尚书。

他只觉得自己头皮发麻,他眼神不经意地看了一眼朱瀚。

四相对时,他明显看出朱瀚眼神之中,已经充满了杀意。

“父皇有所不知,王安刚刚到达户部,按照往常来说,他不过是要追查一些账目进行登记就行。”

“可是户部尚书却把往年所有的账本,全部都扔到他的面前,让王安三天之内就得全部都整理清楚。”

“这本应该是户部尚书的工作才是,他来欺负这样一个后辈应当不应当。”

户部尚书此时双腿一软,便连忙跪在地上。

他抬头看着朱元璋的时候,便连忙的开始辩解了起来,他可不想就因为这件事情而让自己处于危机。

他在朝堂之中很多的问题,早已产生了不少的困扰,现如今更是没有办法,能够让自己平静的应对。

朝堂之中的很多困扰,对于他而言都至关重要,更是没有能够去把这些全部,都放松的结果。

朝堂之中的问题,早已超乎了自己所想。

“陛下,这其中是有些误会的,王安刚刚来到户部,什么都不懂,是下官一点点的交给他。”

“账本的事情确实有些疏忽,我以为王安他可以算得清楚,这才……”

户部尚书连自己的话都圆不回去,朱标站在他的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户部尚书。

他面色平静,但却带着一丝的威严。

“张大人先前可是在外面,放出了不少豪言壮语,说自己是父皇的功臣,即便是出了再多的乱,父皇也会网开一面。”

“真不知你在外面说出这,些风言风雨之时,可曾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也会变得如此。”

户部尚书额头上,便渗出了一丝冷汗,他不可思议地看着朱标瞬间便察觉不对。

这些话完全都是,他与自己的几个手下无意之间说出来的,可朱标到底从何得知?

朱元璋听着这些话,脸色就已经变得阴沉了下来,一股威压在朝堂上快速的蔓延。

“既然你也说不出个所以然,那就回去先隔职查办若是情况属实,便告了还乡。”

朱元璋这次罚的倒是挺重,但是满朝文武却并没有人给户部上书求情。

下朝之后,朱标看着朱瀚心中都无比的畅快。

户部尚书这么多年以来,在朝堂上可真是一直都在想着给他们制造麻烦。

尤其是在朱元璋微服私访的时候,朱标每次的决定都会被他给反驳回去。

朱标早就已经记恨上了他,没料到他竟然还想着能够在朝堂之上,故意的制造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