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家兄朱由校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两百四十六章 狗不能喂太饱(3 / 4)

作品:《家兄朱由校

“蠢货、等利用你们收拾完东林,下一个就收拾你们……”

姚宗文、汤宾尹、顾天峻等人在心中这样想,而同时在中极殿黄帐下的朱由校也知道了赵南星出走的事情。

“知道了,你下去吧……”

朱由校示意刘若愚退下,而与此同时、原本还算安静的中极殿广场上,忽的传来了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

“将士们,向前围住者!”

“吉铮铮,铁铛铛,密匝匝,绿沉枪。”

“俺老爷曾经定辽东,战河北,北扫河套讨南洋……”

“山东宰相山西将,不及当今齐五王……”

敲锣打鼓声中,一群净军太监和一群南洋矮黑人出现在了广场之上,一边表演,一边走着来到广场中央,让朱由校和百官们更好的看到了表演。

这样的一幕、东林与叶向高等无党派的诸多文臣当场愣住,而阉党官员们却似乎早就知道一般,没有一点惊喜和意外。

为了让皇帝开心,魏忠贤给阉党们下了死命令,必须让皇帝高兴。

对此、崔呈秀他们可谓绞尽脑汁,别出心裁。

为了增加节日气氛,崔呈秀提前一个月准备,命人买来了被阉割的昆仑奴,还特意请来了杂技班子,又请宫廷乐师们对《昆仑奴》改曲填词,最后才呈现出了这个众人看到的表演。

身着盛装的朱由校在一开始愣住后,立马就饶有兴趣的看起了这《昆仑奴》戏曲的表演。

在台下、净军太监和各种杂戏班子,以及昆仑奴们尽显其能,有钻圈、魔术、倒立等等,惊险刺激,令人目不暇接。

杂技表演旁边,还有专门的乐队用来助兴,敲锣打鼓,呐喊助威,热闹非常。

表演的同时,上千宫女从广场左右鱼贯而出,举着花灯走出,按照排练好的开始表演。

往年元宵节、最主要的娱乐项目还是赏灯,各地官吏会向皇宫进奉特制的灯饰,各种花灯的设计精美绝伦,让人眼花缭乱。

由于齐楚浙宣昆急于斗倒东林,因此在今年特意收集了众多花灯,就为了让魏忠贤进一步提高在皇帝心中的位置。

只是、由于明朝过元宵节特别规定,从正月初八上灯到正月十七落灯,要一连张灯十夜,是中原历史上最长的灯节。

因此、对于一位喜欢追求新鲜刺激的皇帝来说,杂技、戏曲、赏灯场面虽然热闹,可是朱由校在皇宫里却也司空见惯,所以他觉得不够过瘾。

看了一会儿之后,他便不满地对旁边的魏忠贤说:

“元宵节年年如此,今年也未见什么特别之处。”

魏忠贤闻言,老脸笑成一团,献媚道:

“万岁莫急,前面定有惊喜,请万岁您下台阶游览……”

果然、当魏忠贤一开口,朱由校就来了兴趣,他起身在曹化淳、王承恩,以及陆文昭等人的拱卫下,从中极殿走了下去。

魏忠贤在旁边带路,带着朱由校他们走进了杂耍的队伍中。

上千宫女身上的体香,以及走走停停的花灯舞姿将朱由校他们包围,让人仿佛来到女儿国。

与此同时,前面不远处传来了一阵阵欢声笑语,这让朱由校好奇的同时,不由加快脚步,走了几步后,四周宫女忽的闪开。

“卖货卖货……”

“辽东山参,虎皮狐裘,应有尽有咧……”

当宫女闪开,出现在朱由校左右的,是两排上百米长的货摊。

货摊上、货郎高声叫卖,四周宫女和净军太监也假装行人,来来往往、人潮涌动,热闹非凡。

“万岁、这是南京城秦淮河这个时候的场面。”

魏忠贤献媚的笑着,为了取悦朱由校,他特意将民间的街市情景搬到宫中。

并且不是把一般的街市情景搬到了宫内,而是将千里之外的南京秦淮河搬到了宫内。

对于见惯了宫廷盛景、以及北京市井生活的朱由校来说,北方的风景已经无法吸引他了。

忽的见到南京秦淮河的民间街头场景,他自然觉得新奇好玩,因此转头对随行的宫廷画师下令道:

“把这一幕记录下来,绘图三份,送给弟弟一份,皇后一份。”

“成了……”听到朱由校主动开口,魏忠贤也知道,自己抓住了朱由校的喜好。

至于朱由校,在下令宫廷画师作画描绘后,便转身返回了中极殿前的黄帐下,重新入座。

在这种时候,北镇抚司指挥同知李若琏拿着南洋加急一个月近送来的军报,绕过吵闹的广场,走到了陆文昭的身旁。

陆文昭也在一开始就注意到了他,因此在他来到身旁后便询问道:

“怎么了?”

“南洋大捷,欧罗巴西夷将在三个月内全面撤出南洋,黄龙都督已经开始对南洋不服王化的土人动兵了。”

李若琏双手呈上军情,并粗略解释了一下事情的经过和结果。

陆文昭闻言,当即打开了军情,一目十行的扫视后,便小心翼翼的走向朱由校,随后双手呈上军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