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家兄朱由校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百零一章 齐国繁华(2 / 2)

作品:《家兄朱由校

齐国的优点在于不那么依赖谷物,因为北美大陆还有上千万野牛和数十亿旅鸽。

《皇明齐国律》里规定了野牛和旅鸽,只能由齐国官署衙役、兵马司、军队来围剿,个人虽然可以狩猎,但不可以出售肉食。

也就是说,野牛群和旅鸽是受到齐国管控的,它们的数量多寡基本处于齐国的监督下。

之前齐国只有几十万劳改工和两万军队的时候,齐国对野牛群和旅鸽的狩猎次数还不算频繁,基本也就是每日三四百头的规模。

但随着移民到来,以及土民增加,齐国对野牛群的狩猎也就达到了一千头的规模,每年最少要击毙三十万头野牛,以及捕猎五十几万只旅鸽。

这个数量已经不算少了,朱由检规定的是每年的野牛狩猎不得超过五十万头,旅鸽不超过五百万只。

这样齐国可以靠着野牛群和旅鸽来渡过前期,撑到后期本国的畜牧业起来。

总之,齐国的整体国策,都是依托朱由检发给金铉的《五年计划》所制定的,也是按照《五年计划》所进行的,不带有任何删改。

不过,这其中的一些旁枝末节还需要金铉和夏允彝二人来完善,例如眼下夏允彝拿起了一本文册道:

“六部分别上疏,需要加派人手和官员来预防今年的移民的安置。”

“兵马司需要招募一营兵马,衙役需要招募两营衙役,官员则是需要增设六千三百名官员。”

“都督府那边倒是没有提出扩军的计划,而是觉得北亚墨利加和南亚墨利加的四万军队已经够用。”

“按照这个情况来看,今年过后,文武官员和衙役士卒的数量会达到七万人,朝廷支出会从原本的八十几万两提升到一百一十几万两。”

“这件事情,你也得同殿下说一声,不过应该不会影响财政,毕竟新移民也会带来新税收。”

夏允彝交代着齐国需要改动的变化,金铉闻言也颔首表示自己知道了。

不过在夏允彝说完后,金铉也拿出了都督府的一份军报说道:

“杨总兵传回了消息,南边的弗朗机人又抽调三千人前往了欧罗巴,眼下他们只剩下八千驻军和二十几万居民。”

“我感觉这是收复失地的一个好机会,你觉得呢?”

“不行……”夏允彝摇了摇头:“目前我们还在开拓北亚墨利加的中部和北部,物资基本也用来安抚当地的一些土民村庄了。”

“最少从今年来看,朝廷不足以供给军队对南边的弗朗机进行征战,哪怕从海上补给也不行。”

夏允彝顿了顿,又从其它方面说道:

“现在国内每年所产的粮食不过在六百万石左右,供养的国民、土民、劳改工却已经达到了二百四十几万。”

“加上今年有可能要迁移而来的四五十万移民,粮食已经是有些捉襟见肘了。”

“除非移民人口降低到每年三十几万人,而耕地每年增加一百来万亩,不然无法供养军队来收复失地。”

齐国的资源是有限的,目前又是移民,又是开拓中部、北部地区,可以说已经将整个国家动员起来了。

如果不是肉类、油类供应足够,让每个人每年只需要吃两石米,齐国根本就供应不起这二百多万国民、土民和劳改工。

本来齐国移民每年也就十几二十几万,但大明江南遭了灾,大量江南百姓涌入移民齐国的行列中,因此去年齐国差点崩溃。

如果不是背靠海洋捕鱼,面朝内陆狩猎,那齐国根本就抓不住去年的移民潮,只能把移民拱手让给其它藩国和省份。

今年大明的情况再度传来,北方旱情稍微减退一些,但南边的旱情却是加重了。

在夏季到来前,谁都不知道大明今年的旱情会不会持续恶化。

如果持续恶化,那齐国就会迎来一个新的移民浪潮。

抓住这个机会,齐国的国力能再次实现翻倍。

相比国力和人口的增长,土地对于眼下的齐国来说并没有太大诱惑,不然齐王早就下令收复失地了。

“好……”听到作为齐国户部侍郎的夏允彝这么说,金铉也很配合的点了点头。

他并非不懂这些道理,只是齐国的盘子越来越大,他很难看过来了。

如果他一直呆在齐国的户部,那他也可以把户部的事情和齐国的国力做出一个了解,但他需要做的不是这个,而是统筹齐国全局。

想到这里,他捏了捏自己的眉心,夏允彝见状也知道没有什么事情了,因此作揖退出了长史府。

也在他走出长史府的那一刻,朱由检也将手从《皇明齐国西京繁绘图》的长史府上收回。

“如何?齐国没有让你失望吧?”

朱由检转过身去,但看图的人已经不是满桂和孙应元了,而是朱由检的表弟刘文炳。

已经二十五岁的刘文炳长得相貌堂堂,在他毕业之后,他选择在地方为官。

眼下的他是广州府的知府,而他今日出现在这里,是因为今年是他回京述职的一年。

三年前,朱由检的舅舅刘效祖去世,刘文炳就成为了刘府四十五口人的主心骨。

刘效祖去世后,刘文炳的母亲杜氏便常对刘文炳说“我们家本无功德,只是因为殿下的缘故,才受此大恩,你应当尽忠报殿下,不要结党营私。”

受到父亲和母亲的教导,刘文炳在刘效祖去世后更加谨慎厚道,也不随便交结朋友,从不贪污受贿。

即便随着刘文耀和刘文照的长大进入仕途,刘文炳也没有来找朱由检,而是让他们凭借自己本事为官。

因此眼下刘文耀二人还只是北直隶宛平县的两个从八品官员,每年俸禄八十两。

刘家怎么做,朱由检是看在眼里的,他没有追赠自己舅舅刘效祖什么爵位,是因为他觉得没有必要。

刘家和他牵扯过深,日后肯定要迁移齐国,追赠爵位只会让他们一家人卷入齐王府的内部矛盾中。

这次刘文炳前来齐王府,也是朱由检让他来,他才会来的。

朱由检叫他来的目的,自然是为了让刘家早早迁移齐国。

他给刘文炳介绍了齐国眼下的情况,然后才说道:

“我准备改一改《大明会典》和《皇明祖训》,让藩国有封伯爵和散阶的权力,然后为你觅个伯爵。”

“大兄万万不可如此……”听到朱由检的话,刘文炳连忙躬身回礼拒绝道:

“眼下刘家之所以尚能进步,便是因为生活所致。”

“家中四十五口人,凭我兄弟三人近一千八百两俸禄已经足够养家。”

“日后子孙为了养家,也必然上进,而不会因为家有余财而为非作歹,荒废度日。”

“若是大兄给了我爵位,先不说二弟三弟是否会因此失落,单我这一脉,日后恐怕就会因为爵位而变得跋扈。”

刘文耀拒绝爵位的理由让朱由检意想不到,他没想到他这个表弟能看的这么远。

“既然这样,就为文耀、文照上两个散阶吧。”

朱由检对刘家没有太多感情,但毕竟有血缘关系,刘府的老太还活着,她也是朱由检的外祖母,朱由检自然不可轻慢。

刘文炳当年受了一个正五品骁骑尉的散阶,因此每年有八百两俸禄。

现在他不受爵,朱由检想的便是为刘文耀、刘文照两个兄弟也授两个散阶。

散阶无法世袭,这对刘家来说也能接受。

“就授他们二人正六品的云骑尉吧。”朱由检给出了散阶的品级。

正六品云骑尉的散阶,代表刘文耀二人每年能各自领五百两俸禄,相比较他们和朱由检的关系,这其实也不算多。

“我会让吏部在明年把你们三人算到齐国官员中,今年旱情看样子是不会消减了,移民还有很多,你们此时移民不算太好。”

“休息一年,明年再前往齐国吧,另外明年开始,你们的俸禄也由齐国发放。”

朱由检把自己的意思告诉了刘文炳,刘文炳闻言并没有什么不满,他很早就知道自己一家人不可能再大明久留,除非朱由检做上皇帝。

因此,面对朱由检的安排,他表现的很冷静。

“谢大兄照拂……”刘文炳毕恭毕敬的回礼表示感谢,朱由检见状也微微颌首:

“回去后代我向外祖母问好。”

“是……下官告退。”刘文炳闻言也退出了承运殿内,而朱由检看着他离去的背影,转身也看向了那幅《皇明齐国西京繁绘图》。

“让黄龙也早早准备明年迁移吧,告诉那混厮,他总不能在我后面才去齐国吧?”

朱由检背对着王承恩等人开口,话里有几分调侃。

王承恩等人闻言,也纷纷跟着笑了起来,确实黄龙这厚脸皮待得时间有些长了。

憋着笑,王承恩毕恭毕敬的作揖回礼:

“奴婢领命……”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