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家兄朱由校 / 章节正文阅读

番外(十八)太孙巡齐(2 / 2)

作品:《家兄朱由校

不过,这样的问答在马车进入西港镇的时候便荡然无存,朱和垠的目光被西港镇的繁荣和人文吸引走了。

西港镇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江南水墨的风格,但比起大明的民居,这里的民居显得十分干净。

青砖绿瓦白墙成为了一道风景线,宽阔的十丈主干道左右是种满鲜花的绿化带。

目光越过绿化带,除了建筑,朱和垠还看到了浓厚的人文文化。

齐国百姓穿着“朴素”,尽管和大明百姓一样都是身穿布衣,但布衣却没有那么花里胡哨的刺绣和装饰。

哪怕有一些刺绣,也基本是按照白衣白绣,黄衣黄绣的风格来进行“暗绣”,一点都不张扬。

这样朴素的穿衣风格让习惯了花里胡哨的朱和垠感觉非常新鲜,而齐国百姓的精神面貌更是让他十分好奇。

齐国的百姓似乎都是朝气蓬勃的,而齐国的街道规划更是在人行道上垒砌了许多水泥凳。

一些年纪大的老人坐在树荫下的水泥凳上聊天,来往的行人也不紧不慢,没有大明百姓的那种急切。

来到齐国的街头,朱和垠似乎觉得连时间都慢了下来。

不过当马车驶出西港镇,朱和垠当即便回过了神来,只当这是西港镇这一个镇子的人文面貌。

“到地铁站了!”

朱慈烜的声音将朱和垠拉回了现实,他好奇抬头,只见马车旁边是类似火车站的一个存在。

齐国的“火车站”比起大明的火车站似乎更宽阔,层高很高,显得不是那么压抑。

“为何把火车站叫做地铁?”朱和垠下了马车后好奇询问。

“这可不是火车站,这是地铁站。”

朱和埨人小鬼大的解释着,朱和垠却好奇道:“有什么不一样吗?”

“当然不一样,地铁是在地下走的……”

朱和埨粗略的解释着,而朱慈烜却拍了拍他,随后笑着看向朱和垠,更为细致的解释道:

“地铁是涵盖了城市地区,在地下与地上专有陆权的一种短途、高密度、高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

“具体的,还是等皇太孙等会儿自己体验吧。”

说着,朱慈烜就带着朱和垠等人走进了地铁站。

说起来,目前的齐国仅有西京城有地铁,而西京城的地铁也是以蒸汽机运行的火车。

从西港镇到西京城只有不到五十里,朱由检为了照顾未来西京城的城建,因此将这里划为了西京城未来的外环城区。

所以,在这里乘坐地铁前往西京城的人并不少。

朱慈烜他们虽然是郡王,但此刻却也老老实实的排队买票,这种现象让朱和垠深受震撼。

“买到了,走吧。”

朱慈烜拿着刚到手的车票,随后带着还在震撼中的朱和垠走向了旁边的地下通道。

由于没有电力,因此地下通道和候车站内能充当照明的便只有油灯。

望着昏暗的地下候车室,朱和垠不解询问:

“直接在地表建造铁路,行走火车不行吗?为何要弄地铁?”

“自然是为了未来。”朱慈烜笑道:“皇太孙难道不觉得北京城的交通已经开始有些拥堵了吗?”

朱慈烜的问题让朱和垠不自觉点了点头:“确实……现在每到散班的时候,十字路口都会拥堵。”

“没错……”朱慈烜解释道:

“国朝建筑以合院为主,齐国也不例外。”

“因此,修高架桥来通铁路很不方便,会影响百姓们的日常生活。”

“不过,地铁就没有这种影响了。”

“况且,科学院也已经开始研究电灯和电力,只要电灯和电力能研究出来,那即便在地下也能如白昼一般。”

朱和垠和朱慈烜他们一样,都是位高权重之人,因此军备院和科学院研究什么课题,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了。

电灯和电力这种词汇对于他们来说,其实并不陌生。

因此经过朱慈烜的一番讲解,朱和垠也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只是他心里还是觉得这借口有些牵强。

“呜呜……”

忽的,这时地下响起了汽笛声,随后不等朱和垠反应过来,一辆火车就用漆黑的通道缓慢驶了出来。

朱和垠不自觉后退了两步,鼻子也闻到了刺鼻的气味,让他忍不住皱眉。

好在这个时候车门打开,朱慈烜好朱慈煌他们带着他上了地铁,而地铁站的地下通风做的也还算不错,上了车后便舒服了许多。

“这地铁倒是凉快。”

朱和垠感受着地下的凉爽,忍不住夸赞了一句。

“是很凉快,不过现在还是缺点比优点多,但以后会慢慢变好的。”

朱慈烜笑着解释,而朱和垠则不自觉点了点头。

过了几分钟,伴随着一声钟声,地铁的车门被乘务员关上,火车向着五十里外的西京城出发。

“齐国的地铁是采用开挖,浇灌地下空间和通道,然后再进行回填的方法建造的。”

“眼下铁路已经运行了两年,全齐国仅有西京城有,西京城一共有四条地铁线路。”

“四条地铁线路,仅去年就载运了一千四百余万的客量。”

“由于地铁须用蒸汽机车牵引,而机车释放出的废气对人体有害,所以隧道每隔一段距离便要有和地面打通的通风槽,以免乘客中毒。”

“地铁的时速是每个时辰一百里,因此从这里到西京城也不过半个时辰不到罢了。”

朱慈烜似乎是受到了谁的授意,总之他一路上都在和朱和垠介绍着大明没有的各种事物,朱和垠也听得津津有味。

只不过似乎在这样的情况下时间过得很快,因此他们还没有将想要聊完的话题聊完,地铁就带着他们抵达了终点站。

朱慈烜带着众人下了地铁,随后从地下通道走到了地面。

刺眼的阳光让朱和垠不自觉眯了眯眼睛,而马车已经在地铁站门口等着他们了。

适应了几秒后,朱和垠往前走了几步,看了看四周。

只是这一看,朱和垠便再也收不回目光。

只见地铁站的四周是宽阔、整洁、且人流不息的一条商业街。

商业街两侧是高达三丈左右的二层小楼,它们墙贴着墙,檐挨着檐,好似一个巨大的坊墙。

在商业街上,来往的行人还是穿着的那么朴素,他们许多背着背包,有的则是背着斜挎包。

他们脸上尽是笑脸,脚步不紧不慢,一边散步一边聊天。

在城里,人行道边上的不再是水泥墩,而是一把把带着靠背的木椅和石桌。

一些老人在那里坐着下棋,还有的则是用带来的茶炉泡茶。

最让朱和垠不敢置信的,是一些环卫工人就这样明目张胆的坐在了椅子上,而马道上骑马巡逻的衙役熟视无睹,甚至还会和环卫工打招呼。

“皇太孙,可以上车了。”

朱慈烜的声音把朱和垠拉回了现实,他强忍住心里的好奇上了车。

伴随着车夫抖动马缰,西京城的人文面貌开始一览无余的展示在朱和垠的眼前。

齐国和大明有区别吗?有,但是并不多……

可是,齐国百姓的那种悠闲,是大明百姓怎么也学不到,也不可能学的存在。

在大明,如果做事情太慢,那很有可能要遭受辞退等风险。

但是在齐国,虽然仅仅是坐着马车逛一圈,但朱和垠却见到了许多店铺都挂上了“招募店员”的木牌。

这些木牌,或许才是齐国百姓悠闲的底气吧……

朱和垠深深吸了一口气,对接下来的齐国之行兴趣更深了。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