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那一年我双手插兜(2 / 2)

作品:《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越过这两个兽首,他还看到了永乐大典的书籍。

总共三箱书籍,里面全都是永乐大典的书册。

通过空间对这三箱书的反应,周济民可以判断出来,这些书都是真迹,但应该不是全册,更不是正本。

要知道,永乐大典总共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书,总计三点七亿字数。

正本应该是陪葬了,副本大多毁于战乱和火灾中,而密室中的这三箱书,应该是其中的副本。

“这特喵的才是真正的顶级国宝啊。”

小心翼翼地翻开其中一册永乐大典,周济民顿时大喜地说道。

不开心不行啊。

可以说,永乐大典这本书,对于国人来说,是最为顶级珍贵的国宝。

特别是那些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如果他们看到这些副本书籍,绝对愿意用生命来保护它们。

太珍贵了!

对后世人研究明朝,乃至是更早年代的历史,有着无与伦比的参考价值。

就是周济民自己随意翻看了一些之后,都觉得十分惊艳。

明朝不愧是后世人最喜欢的一个封建王朝,永乐大典真的是朱棣当年做得最为正确的一件大事了。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啊。

把这些副本书籍收回仓库空间之后,周济民这才准备离开了。

整个地下室,基本上就是这些东西了,那些欧洲的画,也被他收走了。

虽然说现在可能不值钱,但没关系,以后要是值钱了,拿给拍卖行卖掉它们也是没有问题的。

离开之后,他还有模有样地把他切割出来的通道简单恢复了一下,不会让城堡主人一下子发现地下宝藏被盗的真相。

完成这些动作之后,他这才悄悄地离开了城堡。

从进入城堡到离开,整个过程,都没有惊动任何人,实在是太丝滑了。

回到农庄之后,周济民便进入仓库空间,查看起永乐大典来。

他收获的这三箱书里面,总共一百零八册书籍,里面的内容恰好是阴阳医术和占卜这两大类别,以及少部分的道教藏经。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包括了天文地理、戏剧、工艺、农艺等等,可以说是永乐朝留给后世最有价值的传承了。

而他这次拿回了这阴阳医术,价值更是无量。

在内地,中医传承了几千年,但大部分都是失传了。

比如《五色诊脉》、《敝昔医论》、《脉死侯》、《经脉书》、《尺简》、《六十病方》、《病源》、《脉数》、《诸侯症候》、《素女脉决》等等,这些医书都是中华医学传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如今这些失传的医书,却全都收进了永乐大典里面。

虽然周济民不是很懂中医,但经过这些年的耳濡目染,也学了不少中医药理知识。

实践经验少,特别是号脉、针灸等方面,更是如学徒一般。

“如果我现在努力学习中医,应该还来得及吧?”

周济民实在不甘心中医就此断绝,这些医书也不应该永远留在他手里。

可,就这么直接上交给国家,他又不太乐意。

毕竟永乐大典中的阴阳医术,最重要的还是里面的知识传承。

把文字拓印下来,然后传播出去,或许可行。

但更为重要的是,要把这些医术传承下去,而不是束之高阁。

因为,后年,马上就是起风了,就算周济民把这些医书上交国家,能不能受到重视,得以传承下去,还是一个大问题。

他想自己学会,或者教给小金鱼,但人力有时穷,最好的办法还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啊。

不过,他现在还要搞航空发动机的研究,还要制造飞机,还得兼顾电脑那边的研究等等。

以及后续的卫星发射等,这些都是他想要做的事,真的没多少时间可供分配的呀。

咦,不对呀,协和医院的龚沛鸿应该是老派中医,还有保健组那群人,有一大半都是中医的顶梁柱。

有这些人在,中医传承的任务,应该就由他们来牵头搞掂。

西医是非常不错的,但中医绝对不可以就这么放任下去。

起风之后,不仅仅只是科研人才断层厉害,中医等其他方面的人才,断得也非常恐怖。

特别是老一辈人的突然离世,青年一辈还没起势,这很容易造成医术的断层迭代。

特别是那些传男不传女或者隔代单传的顶级医术、疑难杂症等等,又或者是那些明明只需要中医药理就可以治疗的一些小病、杂病等等,这些都是中医大师自己一辈子探索出来的知识。

偏偏这些瑰宝,被带进了坟墓,那才是最大的损失呢。

譬如三世古医书之一的《素女脉诀》,就是世界上最开始的脉学经典着作,里面记录的众多诊脉手法,便是现在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只不过,周济民对中医了解不够透彻,所以看这本书的时候,很多地方看不太明白。

然而,对于那些中医大拿来说,这些书籍,绝对是最好最宝贵的书了。

他们一定可以看明白,并且将之传承下去。

转过天,一大早,农庄门口这边,迈克尔阿蒂亚等人就驱车过来了。

听到办事员小林汇报门口来了好几位雾都交流会的人找了过来,正在吃早餐的周济民等人,都愣住了。

真有如此谦卑吗?

要是早拿出这个态度来,哪还有昨天的事呢?

来到门口,看到了是阿蒂亚等人,周济民这才露出了笑容。

这个态度,还是很不错的。

既然这样,接下来的事就很好说了。

大家其乐融融地吃过早餐,坐车来到交流会现场,开始了为期四天的交流。

还别说,此次来参加交流会的人,虽然只有几百人,远不如那些几千人的国际数学家大会。

但,也是来了不少大老,各自的交流中,还是碰撞出了不少火花。

这天,看着台上的罗杰彭罗斯,周济民突然站起来提出了一个问题。

“罗杰先生你好,关于你提及的应用纽量理论,对量子引力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四维时空可以完美应用复几何理论,因此有其几何独特性,因此你又提出了弦论......”

“我的问题是,你如何利用弦论来解释引力坍塌现象呢?”

在几何学上面,这一点,其实已经不只是简单的数学了,更是涉及到了物理学。

偏偏周济民的物理学科不如数学,所以有些物理现象,一时间很难去理解。

罗杰彭罗斯现阶段已经跟史蒂芬霍金探讨过多次关于引力坍塌的问题。

只不过,目前这个问题还没有完全被解决,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才可以。

按照正常轨道,罗杰彭罗斯应该会在明年,才会发表引力坍塌和时空奇点为代表的一系列论文。

因此,在现阶段,罗杰彭罗斯也只能简单地叙述了一下理论,但无法给出数学公式和计算结果。

数学是所有学科的根本,几何学更是数学这门工具中,用来研究宇宙空间的强大工具。

没有数学公式,无法作为支撑,那么理论也终究只是理论。

尽管如此,现场的众多几何学大老们,还是颇受启发。

当然,不研究这个方向的其他大老,还是只能当听众。

接下来的几天,随着周济民参与的交流会越多,脑海中爆发的火花也更多。

湍流理论、力学研究等等,众多大老提出了不少新的观点。

很多观点都是他在后世论文中没有看到过,或者看到过的。

难怪有人说,自从数学皇帝离开数学之后,全球数学再也没有进步过。

连物理学也是一样的,爱因斯坦去世之后,全世界的物理研究几乎陷入了瓶颈期,再也没有之前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蓬勃发展现象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周济民才会像海绵一样,疯狂地吸收着一切知识。

从交流会回来之后,他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开始进行大量的运算和研究。

他没有量子计算机,但他利用空间能力,给自己打造了一台超级计算机。

这台超级计算机达到了百万亿次的运算能力,以仓库空间无穷无尽的电力供应,完全可以支撑起这台超算的消耗。

所以,大部分需要大量运算工作的理论研究、验算研究等,他全都用这台超级计算机来完成。

极大缩减了他的研究时间,加快了进度。

“再过多几天,估计在我离开雾都之前,估计就可以完成研究了......”

看着眼前即将完成的实验,周济民欣喜若狂起来。

由于跟那些大老们的头脑风暴,碰撞出来的知识火花,最终还是照亮了他自己。

还是那句话,航空发动机的研究中,材料学确实很重要,但老毛子的算力出奇迹,也是不可或缺的。

这不,搞掂了最复杂的数学公式,全力以赴完成了计算任务,那么剩下的材料研究,也就是手拿把掐的事了。

一旦完成研究,那么很快就拿出符合规格的材料,接着就是测试。

如果测试通过了,那么接下来就是发动机生产和组装程序了。

完成之后,再进行室内和室外的风洞试验。

这两部分倒是需要一点时间来模拟,不过他在雾都还需要待上七八天,时间还是充足的。

发动机搞掂了,剩下的电气系统、燃料系统、氧气系统、液压系统和隔音材料等,都不再是问题。

特别是隔音材料,现阶段来说,他不需要隔音效果很强的材料,只要是跟普通奔驰轿车行驶时的噪音,就可以了。

想要达到跟劳斯来斯那种标准,那没有半年的时间,恐怕不行。

毕竟这架飞机要是真的成功了,那么最高时速是两点五马赫,巡航速度则是在两马赫左右,这种超音速的情况,机舱内部环境跟普通奔驰轿车一样安静,已经是非常不可思议了。

而劳斯来斯那种超级安静的程度,对隔音材料的要求将会更高。

最后一天的交流会,如期到来。

只不过,当周济民对讲台上发言的卢鸡国数学家勒内托姆再次发出提问的时候,参会的其他大老们,全都呆滞住了。

短短几天的时间下来,周济民几乎没有错过任何一场交流会,每一场都积极参与和提问。

并且提问的问题,也是相当复杂且深入。

很多人对他的博学多才,是持有一种‘年轻人精力充沛’的感觉,或许只有等他老了,才会选择其中几个方向进行研究吧。

毕竟科研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大家所研究的课题,哪一个不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勒内托姆是一九五八年的菲尔兹奖获得者,这个奖项可是数学界的诺贝尔,是数学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之一。

同时,勒内托姆还是卢鸡国高等科学研究所终身教授,在拓扑流形理论、奇点理论和拓扑学配边理论等科研课题上,有着非常厉害的研究成果。

一般人别说想要在这几个课题上面,拿出研究成果,就算是选这样课题的勇气,估计都没有呢。

偏偏,周济民这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人,不仅仅是吃透了这些理论,并且还提出了更为深入的问题。

勒内托姆闻言,却是盯着黑板陷入了沉思当中。

然而,周济民此时,却突然从座位上起身,来到了讲台上,开始在黑板上计算了起来。

台下的众人,一开始是很懵逼的,可随着他写的公式越多,不少看懂了的大老,却惊讶了起来。

华老也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段学复却没看懂。

前者的研究方向是矩阵几何学、偏微分方程、自守函数论等,但他毕竟是天才,也曾研究过拓扑流形理论,跟上周济民的思维,还是没有太大的问题。

可后者却长期从事代数学的研究,加上最近这些年,他成为了北大数学系主任,并且两次参加京城市中学生数学竞赛工作,写文章、作报告等,被牵扯了不少精力。

“他写的是什么公式呀?为什么我一个研究拓扑空间的博士生居然看不懂?”

“好高深的样子,这些符号分开的时候,我是可以看明白的,但组合在一起,我居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上帝啊,这位华国少年一定是超级天才,顶级数学家,懂的东西也太多了吧?”

地下的人议论纷纷,站在台上另一边的勒内托姆却是看入迷了。

从他脸上可以看出,他是非常欣喜若狂的。

对于周济民写的这些公式,尽管大部分都不是详尽的算术,但他却可以看个大概。

“麻烦再给我两个黑板。”

随着黑板即将用完,周济民突然开口道,但手上却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

勒内托姆顿时惊醒,连忙朝旁边的工作人员招手示意。

很快,黑板得到了补充,周济民写的算式也越来越多。

等八个黑板,全部写完之后,他这才突然收手。

“大概写完了,嗯,我回去再完善一下,过几天发出来吧。”

说罢,周济民这便准备下台回自己的座位,但此时的勒内托姆却叫住了他。

“周,你真的是一个天才,但我想询问一下,这里的公式,是不是运用了新的理论支撑?”

听到对方由衷的称赞,周济民不以为然。

不过,还是站在一旁,替对方解释了起来。

只是这个解释,却花费了他整整半个小时的时间。

要知道,勒内托姆可是菲尔茨奖获得者,足以证明对方是顶级数学家。

虽然不一定是全球最顶尖的那几位,但绝对是高智商当中的那一小撮。

却也需要半个小时来解释,足见这套周济民提出来的拓扑zj理论,有多么难了。

解释过后,勒内托姆便陷入了沉思当中。

身为顶级数学家,思维逻辑和智力都远超普通人。

能让他沉思的问题,定然不是一般的问题。

此时的周济民,却是双手插兜,不知道什么是对手。

连菲尔茨奖获得者,都无法解答他的问题,他却在思考片刻之后,直接上台当场破解,还创建了一个拓扑zj理论。

这种能力,绝对是吊打一切不服。

突然,勒内托姆兴奋地大喊一声,然后勐地抱住了周济民。

“谢谢你,周,你实在是太伟大了,后年的菲尔兹奖,必须有你,要不然这奖也太不公平了。”

后年?

那岂不是一九六六年,到了这一年,周济民能不能离开内地,还是一个问题呢。

并且,一九六六年的菲尔兹奖举办地可是在莫斯科,这可是老毛子的地盘。

以目前内地跟老毛子的紧张关系,周济民过去领奖的话,岂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谢谢。”

除了一句苍白无趣的谢谢,周济民想不出更多的话。

此时的他,大脑里面还有更多的想法,他很想马上记录下来。

所以,跟对方简单拥抱之后,他就下台来,拿起自己的东西,跟华老和段学复两人说了一声,就离开了。

身为主办方,工作人员看到勒内托姆等人也准备离开了,便打算拿起黑板刷,擦干净黑板。

却被看到这一幕的迈克尔阿蒂亚给厉声喊停了。

“不要动,这八个黑板,全都不要动,把它们保持好,拿到我的办公室去。”

“这八块黑板的钱,我出了。”

然而,阿蒂亚的决定,却是遭到了罗杰彭罗斯等人的强烈反对,因为这是第一手的手稿,绝对有收藏价值。

毕竟大家都看到了周济民这颗冉冉升起的数学界巨星,他太全面了,太天才了。

成为全球?

??尖的数学家,也是指日可待啊。

所以,阿蒂亚想要独吞这些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