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公务员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八十三章朱允炆的焦虑(3 / 4)

作品:《大明公务员

火器数量不足是不是事实,当然是事实了。双方工业上的差距,从来是北京方面的制胜法宝。但是这一点之前,并不被很多将领承认。

他们觉得他们已经武装到牙齿了。铠甲数量是他们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几乎是一人一甲了。对面多一些火器又能怎么样啊?

而今,韩国公这种表态,其实代表着军界已经达成共识了。那就是北京那边那一套打法就是好,就是厉害。

一切都要按照北京那一套打法来,才是唯一的正道。

从河间之战,豫北战役,怀庆战役,桑干河之战,等一系列战事,用鲜血向所有人证明了这一点,对这些人来说,也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了。

好处也很简单,军事改革的阻力在一点点变小。

很多人也在权衡利弊,但是在能不能打胜仗这个检验标准面前,也不敢多说什么。只能屈从。

而如果没有这一场战争的威胁。想让这一群人平白放弃自己的利益,还是相信,他们个个都圣人更好一点。

朱允炆说道:「齐大人,军械方面到底有多少缺口?」

齐德说道:「陛下,如果按照北贼的编制来编练,我军缺少的火炮火铳有数十万之多,还有更多的是战船,山东水师投贼,长江以北,我们已经没有足够的水师力量了。」

朱允炆一愣,说道:「你的意思是,贼人随时可能入长江到南京城下。」

齐德跪倒在地,不敢多言。

但是沉默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朱允炆只觉得有一些头晕目眩。

他从来没有想过战事严重到这个地步。

只是很多事情,人都是自己吓自己的。

从海上入长江,攻南京城,这是最理想的情况了。毕竟南京城中此刻也驻扎着十几万大军,火器数量是最多的,特别是城头的火炮,前线缺少火炮的时候,从来没有调集南京的火炮。

南京城防之坚固,南京火炮数量之多,南京将士之精锐,从来是一等一的,更不要说,南京附近百姓归心朝廷。

只要朱允炆能够稳住阵脚,不要搞出下面人献城的事情,这南京城想要打下来,非旷日持久不可。

而且无后方无依托,数万将士,孤注一掷。胜了自然不用说了,败了最少一两军都要折在这里了。郑成功就是前车之鉴。

这样的的军事冒险,只有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会去选。比如靖难之战的燕王,那真是有进无退,因为他知道,即便是退回去,也不过一个死,不过是死的办法不一样而已。北京已经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