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犁汉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百零六章:甲子(3 / 3)

作品:《犁汉

再加上其他搞文艺的,刚刚受降的,可以说是文臣武将车载斗量。

但谁能主持鲁中南的局势,要面对曹操、司马和、陶谦以及鲁西南等地的郡守?

张冲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关羽,毕竟此君已算是他麾下第一重将,无论是军功还是资历都能有资格代表他坐镇奉高,主持鲁中南军务。

但这次北伐,关羽暴露出的多项问题仍然让张冲有些顾虑,他决定先回邺城,再好好想想。

没错,张冲决定从广宗撤军回邺城了。

一个是现在对河北黄巾的整编工作大体完成,除了拣选出的万余精锐会被带着布置在邺城附近训练,剩下的十万多黄巾军都将会被送往魏国和赵国的广阔平原地上屯垦。

也正是有了这些既有军事经验,又离开务农没多久的有生力量填充地方各公社,张冲才敢放心抽调出一万五千人的护田兵入军。

撤军的另一个方面是,广宗虽然临靠清水,也能转运。但到底是前线,百姓几乎无心生产,全靠外界输送粮草。所以在张冲入广宗之前,广宗就已经发生过几次粮荒了,显然广宗不是一个久留之地。

于是,张冲决定将广宗大部分百姓和道徒以及河北黄巾皆迁往更安稳的赵魏之地,只将广宗作为一处前线兵站。

毕竟相比于广宗,张冲所定的邺城显然更适合作为根据地。

实际上,在张冲决定回邺城而不是回邯郸,就已经说明,在后面一段时间内,北向攻伐要暂时告一段落了。

在张冲的心中,他后续的安排是打算在邺城称王建制。

没错,之前张冲一直不这么做,不是什么担心枪打出头鸟。到张冲这个体量,他即便不称王,也必然是汉室首要的打击目标。

张冲不称王,只因为一点,那就是他还没有能处理与太平道之间的关系。

后世人普遍看不起黄巾军,但张冲却深刻明白黄巾军那丰富的人力资源对他到底有什么意义。

且不说那万余精兵和那十万多的屯垦兵,就说自此以后,他们泰山军将挑起反汉势力的大旗,真正的成为天下穷苦人唯一的希望。

为了最大程度发挥这样的大义,称王建制就显得格外重要,这样才能以示和汉室不两立的决心。

而且到了他这个程度,他如果不再往上做,他下面的军吏们也会沮丧。

于是,在知道关东形势将会有大变化的张冲,即刻带着十五万兵丁人口一路西返,向着邺城回转。

而张冲打算建制的消息,也通过他不断小范围的单独谈话而在泰山军上层传开了。

对此众将无不欣喜若狂,就如张冲想的那样。渠帅不进步,他们怎么进步?

回到邺城后,张冲先是于铜雀台上检阅了新编练而成的五军。令五万精兵分列旷野,旌旗无数,铁甲曜日。

众军三呼万岁后,便依照铜雀台上的旗语变换阵型,或成横阵,或为竖阵,时而合阵成列,时而分阵成圆。

看着铜雀台下,这般威武之师,张冲豪气万丈,对将要肩负的历史使命更添了几分信心。

果真是,雄师百万才更显英雄气。

月票走起啊家人们,最近数据要歇菜了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