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犁汉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五百七十九章:明暗(3 / 4)

作品:《犁汉

方城夏路实际上就是服伏牛山脉和桐柏山脉之间的通道,从这可以沿着澧水进入南阳。

而到了南阳盆地后,就可以沿着白河支流河谷南下进入荆襄。

这条路是最好走的,也是过去楚王数次北上中原争霸走的通道,但可惜袁绍不能走。

在南阳的袁术是不可能让袁绍过自己境的,更不用说自己那个弟弟也在打荆襄的主意,他袁绍就更不能暴露自己意图了。

所以留给袁绍的路就只有第二条路,也就是直接从桐柏群山脉之间穿越过去。

而从先民开辟山路到楚国建关,正有三条山路可以从汝南直达荆襄,而这三关正叫义阳三关。

其三关从西到东,分别为叫冥阨(今平靖关)、直辕(今武胜关)、大隧(今九里关),是崎岖的两座山脉之中相对平坦的三条隧道。

可以说,如果南阳方面不能走,那这三条路也能直达荆襄。

不过走这里最大的风险就是容易被困死在山谷里,所以要想夺此三关必须出奇不意。

而袁绍信重的谋士郭嘉给他献上的计策就是如此,明攻黄巾,暗度三关。

而且黄巾分别把盘踞桐柏山和大别山,本就威胁着袁绍的后路,所以必然要被铲除的。

可以说,要用兵达成出其不意的效果那就一定是走此三关。

日后解放战争,有一支军队正是走的义阳三关,然后千里挺进大别山,威胁到了长江流域腹地,为之后淮海战役的展开创立条件。

且不说以后,实际上当年孙武和伍子胥带着吴国军队攻入楚国,也走的是三关通道。

当年吴楚之战,楚国为了防备长江下游的吴国,将绝大数兵力布置在长江中游一线,也就是从九江到安庆一带。

但孙子却开创性的剑走偏锋,带着三万吴国轻甲向北经邗沟进入淮河,然后沿着淮河一路逆流而上到了桐柏山。

此前我们也说了,淮河的源头就在桐柏山。

而孙子到了淮河源头后弃舟登岸,从桐柏山和大别山之间,也就是义阳三关这个地方攻入楚国。正出其不意,一举攻入楚国腹地。

现在袁绍的大谋士郭嘉就给他献上这样的策略,真深得用兵之险的险字。

如今,袁绍实际上就是两步走。

其一,先歼灭击溃桐柏山、大别山之黄巾,收其粮秣士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