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犁汉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百零一章:商道(2 / 5)

作品:《犁汉

别的地区,平原黔首逃进山里是吃苦,在恒山这里,却是享福。这诱惑得多大!

而汉家对于地方郡太守的考核,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计丁,也就是纳税人口。所以对于治下人口的流失,太原太守是有切肤之痛的。

而除了太原郡官府受害之外,雁门关的军方也大为头痛。

因为这些山寮很不讲究,常常和关外的胡人们勾结。有些是单纯倒卖一些物资的,有些甚至就是作为那些人的耳目。

如安帝延光元年,鲜卑人率数万控弦,于十月寇雁门、定襄,当时雁门关就因为这些山寮背刺而破,至十一月,鲜卑就打到了太原。

也正是因为恒山山内存在着这样一群无君无父之徒,使得雁门关的防御留有隐患。

于是大概到了顺帝时期,由司徒胡广提议,朝庭终于对盘踞在恒山内的山寮们开始清洗。

经过百年间的发展,山寮们在恒山内开辟的私田数量已经蔚然可观了。于是,不仅是雁门关的军队开始入山,太原、雁门的豪强们也开始自发入山清剿山寮。

随着地方实力派入场,恒山内的私田被重新划分。

其中雁门关的军方获利最大。不仅占据了相当一部分田地划归军屯,还收编山寮中的精勇者编入军队。

而其他各方,如太原荀氏、令狐氏;界休贾家;祁县温氏、王氏;晋阳王氏;阳曲郭氏等豪族,也是收获颇丰。

他们在山内修建坞堡,屯垦土地,吸纳山寮,实力一步步壮大。

这些人具体获利多少没人知道。不过只说一件事就可见一斑。

有一年,鲜卑人再次南下雁门。当时太原粮秣不足,就请各家豪族帮忙协办。

当时阳曲郭氏的人说了一句:

“吾力足以给万军,且为圣天子输边,我辈义不容辞。”

然后那郭氏真的就联合了几家豪势,将那一年的粮秣给包办了。

从此,太原豪门的实力,天下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