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犁汉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百一十四章:夺关(3 / 3)

作品:《犁汉

张冲投掷矛矟的神勇之姿落在了这些汉兵眼前,只以为是神人转世,那最后的勇气也在这一矛下化为乌有。

当张冲顺着空隙杀入后关后,他的前面是汉军狼藉奔逃,他的后面是万马蹄空。

越来越多的突骑顺着他们张王打开的通道冲入了沂口关。

环首刀挥起,残肢洒在一边。马槊向前,汉兵串在了一起。

在滚滚骑流的后方,荀攸等一众幕僚正立在兵车上看着这壮观的一幕。

人群中的王邑呆了一会,呢喃道:

“王上怎能身犯险地呢?前线的军将们怎么不拦着?”

荀攸听到了,他望着那关城内的明黄潮水,想着那拼杀最前的伟岸身姿,感叹道:

“这就是咱们的王!”

于是,沂口关就这样戏剧的破了。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

当沂口关破的时候,在此关的后方八十里的位置,有一处凹谷。

大概八千名泰山军精兵正埋伏于此。

他们就是张冲此战的真正后手。

此前,猎户霍山告诉张冲有另外有路可以绕过沂口关的时候,他突然发现之前自己犯了一个思维上的误区。

那就是自己之前想错了,反而徐晃一开始的想法是的,那就是没有必要非拿下沂口关不可。

当时张冲给的解释是,沂口关威胁粮道,不拿下,南下之军压根打不久。

但现在张冲意识到不对了。或者准确说是,自己没有全对。

的确,沂口关必须拿下,但却不用将重心放在它这里。

很明显敌军也做好了在沂口关和自己血战到底的准备,那里就是他们选择的战场。

既然如此,我就偏偏不如你意。

至此,张冲思维开拓后,决定依旧在沂口关作强攻之势,且死战血战数场,让汉军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压力,逼得他们向后方要援兵。

而这个时候,张冲再以大兵力迂回,然后埋伏在五台山一侧,对敌军的援兵进行伏击。

随后再回转向北,从后方吃掉沂口关的守军。

可以说,这一战术同时达成了张冲和徐晃各自最开始的目的。

于是,当徐晃这边继续攻击沂口关的时候,由李大目、典韦、段秀张达四校尉带领八千甲兵趁着夜色从沂口关的西侧丘陵地南下,最后埋伏在这片山凹里。

八千大兵,前后一共布置在了八道山岭,将五台山的西侧山岭地占得满满当当的。

他们现在所埋伏的地方距离石岭关不过十余里,可以说就堵在人家汉兵的家门口。

而现在,李大目带领这八千大兵已经埋伏在这里一日了,但这个过程中只有零零散散的汉军游奕来往奔驰,却没见到任何大军出动的影子。

不可避免的,泰山军开始有些焦躁。

此时李大目和典韦二人的指挥地就在一座山坡上,不断有来往的健步哨川流其间。

典韦有点耐不住了,对李大目道:

“大目,我们这里都已经看到沂口关的烽火了,没道理后面石岭关的汉军看不到呀?是不是军略有误啊,那些汉兵是不是早就打着见死不救的想法?”

李大目也有点拿不住,因为典韦说的真的就是汉军的常态。至少当张冲消灭了汉军的中央主力后的常态。

但作为主将,李大目还是要告诫自己的职责,他稳住典韦:

“老典,好粟不怕晚,咱们有的是时间。咱们现在不过才等了一天,咱们就是等个三五日又如何?这片五台山能藏得住我们!我们这些泰山子弟也有这个耐性。”

确实,从各岭汇来的情况看,至少目前为止,泰山军上下吏士除了一点点骚动外,依旧保持着建制和军纪。

长久以来的军法和训练,以及不间断的思想教育,泰山军有着足够的坚韧,别说只是在山里呆一天了,就是此时暴雪,泰山军也能抗住。

但意外从不会缺席。

就在李大目觉得时间站在他这一边的时候,突然有一阵凉意传来,再然后众人就惊愕的发现,晶晶点点的血花缓缓落在了众人的肩头。

典韦呆了一下,感觉手里的雪花慢慢融化,呢喃一句:

“下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