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百五十九章 有个人能很站出来也是好事(2 / 3)

作品:《我岳父是李世民

王珪笑道:“信不信得过老夫都不想留在长安城,权当还张公瑾这只老狐狸的人情。”

家仆笑着点头。

在官道上走了半晌,王珪又道:“在前面的酒家停下,让酒家帮忙蒸两个咸鸭蛋,老夫想尝尝。”

“喏。”家仆接过两颗咸鸭蛋快步离开。

宫里,一个老太监走入殿内,李世民开口道:“王珪走了吗?”

“回陛下,已经走了,一早天亮就走了。”老太监又道:“不过永宁郡公他老人家在官道上见了一个人。”

李世民翻看着奏章皱眉道:“见了谁?”

“我们的人没走到近前,对方便离开了好似有意在躲闪。”

“朕知道了,派人暗中保护王珪。”

“喏。”

看了手中的奏章,李世民站起身走出甘露殿。

老太监陪在一旁跟着。

“恪儿近日都在忙什么?”

“回陛下,蜀王殿下近日还是老样子,整日带着一群士卒练着呢,尉迟将军时常旁观,卫府的消息说是除了练了练人的精气神,也看不到成果何在。”

李世民一路走到了立正殿。

李治还有高阳一群孩子还在研究水盆,杯子和蜡烛的关系。

闲着无事的时候,孩子们就会讨论其中的原理。

李丽质道:“从之前水井出水的道理来看,多半还是姐夫说的气压变化。”

李治不解道:“可没有对空气进行任何的挤压,气压是如何发生变化的。”

这让李丽质也沉默了。

高阳,东阳一群孩子也都安静了下来。

李世民走到殿中,这群孩子难道就没有察觉到朕来了?心中泛着一些懊恼。

又走到了立政殿外。

长孙皇后跟了出来,“陛下,这是怎么了,为何坐立不安?”

李世民回头看了一眼殿内的孩子,“要是放在以前,朕来到立政殿这群孩子也该都围上来,喊着朕父皇。”

闻言,长孙皇后又笑着,“孩子们都很好学。”

李世民神色不悦,“好学就该多读书,你看看他们整天专研张阳教的这些东西,他们有多久没有好好读圣贤典籍了。”

“妾身以为陛下此言差矣。”

要是别的妃子根本不敢反驳陛下的只言片语。

也只有长孙皇后这位陛下的正妻会说一些其他妃子不敢说的话语。

长孙皇后脸上带着笑意,“陛下没有发觉的是这些孩子的理解能力提升很快。”

“理解能力?”

“这要是玥儿说过的,丽质经过张阳和玥儿的点拨后与同龄学子相比,她学诗经和数术的速度比寻常孩子都要快很多,这便是理解能力,换而言之就是思考的方式与寻常孩子已经不同了。”

长孙皇后拿起一块石头,再次将石头抛出去,“陛下觉得妾身刚刚做了什么?”

“朕看到了,观音婢抛出去一块石头。”

长孙皇后又抛出去一块石头,“现在陛下又看到什么吗?”

李世民倒吸一口凉气,不解道:“是在戏弄朕?”

“倒不是在戏弄陛下,对孩子来说同样一个人,同样的力道抛出去一块石头,其远近与石头的重量和横截面有关,这便是与其他孩子们的不同之处。”

李世民收拾了一番心情,“这就是思考的方式?”

长孙皇后点头,“看似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换一个方式去思考就能迅速找到答案,就像是一道复杂的数术题,相同年纪的孩子可能要思考良久,而丽质就可以将一道复杂的数术,拆开运算,更便捷的算出结果。”

“这便是受益所在,国子监的夫子也是啧啧称奇,说是丽质的天赋奇高,往后甚至要比寻常男子更强。”

李世民又回头看了眼殿内,“这么说来朕还要谢谢张阳了?”

长孙皇后耐心劝说着,“丽质和玥儿的弟子,自然是无可厚非,这些孩子也都是玥儿的弟弟妹妹,张阳也是她们的姐夫,不用说谢,陛下只要接纳这种变化,对孩子们来说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