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八百三十一章 精简六部(2 / 3)

作品:《我岳父是李世民

她的丈夫笑得很随和,话语中常常可以让妻子喜笑颜开。

世道正好,这等相得益彰的夫妻,很是令人羡慕。

日子不用太好,寻常一些,夫妻能够长厢厮守,这又何尝不是众人心中所向往呢。

一个猪蹄上了饭桌,张阳用筷子一夹,那猪肉就分离了,满意点头道:“这个猪蹄的火候不错。”

李玥拿起碗拿起筷子,“嗯,我尝尝。”

张阳夹起一块猪肉,放入她的碗中。

这亲昵的举动,让店内的女客人也是一阵脸红。

李玥倒不在意,她已经习惯了。

一顿饭食用罢,有三两官兵而来,官兵中为首的正是东宫右率的赵节。

赵节拱手道:“太子殿下请县侯与公主殿下前往东宫相叙。”

这一下酒肆内都知道了两人的身份,妻子是公主,丈夫是县侯。

很快就让人联想到了骊山的那对夫妻,公主莫非是数术名冠长安城的汝南公主,县侯莫非是那位居功甚大却至今未入凌烟阁的骊山县侯。

不过也有人认为眼前的夫妻不是骊山的那两位。

骊山的两位在大唐是如仙人一般的存在,传闻中是不下山的。

身份暴露,有些扫兴,李玥低声问道:“赵节,太子殿下如今可还好?”

“回公主殿下,东宫一切都好。”

听到周边已经有人在议论了,夫妻俩有些懊恼太子殿下来打扰雅兴,只能先离开。

有官兵开道护送,夫妻俩走得很顺利。

李义府就在崇德坊带着袁公瑜走动,目光就见到了由赵节护送的一对夫妻。

看到张阳之时,他先是一愣,又见对方点头眼神带着深意。

李义府也是点头明白了其中意思,便装作没看到,继续盘问眼前的小厮。

这一幕别人没有注意到,袁公瑜却是看到了。

等人走远了,盘问也结束了,袁公瑜耐不住心中好奇便问,“刚被官兵护送的夫妻……李少卿相识?”

李义府冷哼道:“你问这些做甚?”

知道自己说错话了,袁公瑜连忙行礼,“卑职多嘴了。”

夫妻俩走入朱雀门,再走向东宫。

张阳的脚步放慢了,李玥的脚步也跟着慢下来。

“这里果然一点都没变。”李玥的目光扫视四周。

“太子的眼线看来不少,我们一到崇德坊就派人来请了。”

“是呀,看来在崇德坊用了不少的心血。”

赵节听着夫妻俩的对话,神情越发尴尬,仔细想来确实有些冒昧了,或许公主殿下与县侯就是不想被打扰。

走到东宫的时候,李承乾与太子妃苏氏就在东宫迎接。

张阳与李玥行礼,“见过太子殿下。”

李承乾与太子妃也行礼。

“皇兄近来可好?”

李承乾回道:“近来挺好,是孤冒昧了,你们夫妻俩人难得来长安城,孤却来打扰。”

张阳摆手道:“不妨事。”

李玥牵着太子妃的手嘘寒问暖,很快就聊到了如何教孩子的事情,只因李象这个孩子太过愚钝,不像小清清这般聪慧。

不过东宫的李象不像李治和小兕子那般可以来骊山学艺。

身为太子的嫡子和长子,是李世民不让他去骊山学艺的。

李承乾现在是储君,那么李承乾的孩子将来也会是储君,三代人之间的规矩要做好。

李世民不想让将来的皇帝是骊山的弟子,这对皇权来说是不好的。

总而言之,李世民对骊山的防备没有松懈过,尤其在储君与皇子这一块。

就连李恪也少与骊山联系。

夫妻俩跟着太子与太子妃走入东宫殿中。

几人落座,太子用一种很高的礼仪规格迎接了两夫妻。

说起了当年陪太子读书的日子,当年的时光现在想起来还是那么地有意思。

李承乾叹道:“近日父皇与房相商议要精简朝中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