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九百三十一章 古巴比伦法典(2 / 3)

作品:《我岳父是李世民

张心安快步走入书房,“爹!波斯王送了几块石板来。”

张阳还看着早日退休四个字在发呆,听到儿子的话语这才回过神,走到屋外,见了木车上的石板。

石板很厚,是大理石的材质。

皱眉看着石板上的文字,字迹很模糊,也很难辨认,这不是波斯的文字。

更有些接近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

张阳皱眉道:“这是汉谟拉比法典。”

张心安好奇道:“什么法典?”

“古巴比伦时期有个汉谟拉比的国王,他命人修撰了律法,就成了这个法典,照理说它应该在古巴比伦的神殿中。”

石板很长也很大,足足有近三米高。

波斯人为了进献这个宝物,跨越了整个西域,也不知道一路上累死了多少人。

他们为了讨好骊山,都顾不上人命了。

张阳将其放在自家的墙边。

张清清问道:“这些石板看着挺一般的。”

“石板一般,这上面的文字却是无价之宝。”

“是吗?这些字能让骊山发财吗?”

“有些事物要经过岁月的沉淀之后,才能显现它们的价值,只可惜,这不是完整的汉谟拉比法典。”

古巴比伦确实没有神奇的空中花园,但却有货真价实的法典。

张清清递上一卷书,“这是波斯王让人使者送来的。”

接过女儿手中的书卷,张阳打开来看着,卑路斯的关中字写得不好,这上面写着如今的波斯近况。

波斯人接纳了很多的大食流民,他们学习中原的文字与语言,现在的波斯人都在学习中原文字。

书信中,波斯王都快将大唐当作他的毕生向往,他想让所有的波斯人都学唐人。

张阳放下这卷书信,并不喜欢这种谄媚之言。

写一卷表达忠心的国书很简单,难的是一辈子都这么做。

即使是虚情假意,如果他能够将此践行一辈子。

那才算是真诚,现在波斯王的这些话,无非就是想让天可汗知道他有多么的忠诚。

张阳将这几块石板,放入自家的库房。

这终归是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汉谟拉比法典。

尽管对大唐来说,它的存在或许无关紧要,张阳想要将其好好保留起来。

夜里,李玥坐在油灯下,给孩子们缝补着衣服,“秋儿,越长越大了,现在都能自己拿筷子吃饭了。”

张阳道:“嗯,心安像他这么大的时候,还只会让婶婶用勺子喂着。”

静谧的家中只能听到华清池的水声。

这种水声不大不小,不近不远,听着很舒服。

久了之后便觉得听不到这种声音,会睡不好觉。

李玥剪断线头,看着给女儿做的小衣服,神色凝重几分,“父皇的银钱怎么还没到账。”

“还没给吗?”

“嗯,那一百门火炮的银钱至今没有付,夫君是不是忘记写劝谏奏章了。”

张阳一手拿着书,一手端着茶杯,目光还停留在书上,“我再去写一份就是。”

“就算是骊山抗旨了,父皇也不能不付银钱,这不是一件事,父皇有私心,但两家人不能这般相处。”

言罢,李玥走入书房执笔书信一封,对屋外的正在收拾孩子玩具的婶婶道:“王婶,安排人将这卷书信,交给母后。”

王婶点着头,将书信收下。

张阳诧异地看了一眼。

“无妨,说的很婉转一句没提火炮与父皇没付银钱的事。”李玥很自信的点头。

见到夫君的目光,她狐疑道:“不合适吗?我这就让婶婶将信收回来。”

张阳拉住她的手笑道:“这样也好,你是当家的女主人,自然要有气度,也有计较。”

靠在夫君的怀中,李玥皱眉忽道:“该给儿子找个什么样的老师?”

“嗯?不是欧阳询老先生带着吗?”

“老先生年事已高了,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