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银狐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五十一章 穰城之战(3 / 4)

作品:《三国之银狐

北面自伏牛山中流淌出来的湍水波涛浩瀚不绝,穰县城西旷野的地平线上,黑压压的西凉军已经集结完毕,如翻滚的河水般缓缓向着城池涌来。

部将飞快来报:“将军,张将军和邓将军已经派了援军来了,最迟午后就能抵达穰城。”

“嗯。”

文聘点点头说道:“将此事告知将士们,振奋军心。”

“唯。”

部将领命而去。

城楼上密密麻麻同样布满了刘表的军队。

放眼望去,城外西凉军如狼似虎,刘表军未尝不是没有害怕,一个个面面相觑,畏手畏脚。

直到援军抵达的消息传来之后,将士们的军心这才稳定下来。

之所以他们害怕是有两个原因。

一是刘表的荆州这些年一直很安稳,除了和刘璋打过一仗之外,少有战事。

很多士兵顶多就是和伏牛山或者大别山中的黄巾打过,甚至有不少士兵只有训练而没有亲手杀过人,跟刀山火海杀出来的西凉军比,肯定胆气不足。

二是最主要的,兵力不够。

刘表在荆州的兵力布置其实主要分三个方面。

一个是江夏水军,由黄祖统领,主要目标是和袁术争夺豫章江东之地,现在是一两万人,需要过几年由于要防备孙策孙权势力,才会补充到三四万。

另外一个就是南郡太守蔡瑁率领的荆州主力军以及长江水师,目前驻扎在襄阳、巫县、秭归、夷陵、临沮等地。

这部分的人数最多,达到了四万多人,等到公元200年刘表吞并张羡之后,人数会达到七八万,主要战略目的是为了防止益州的刘璋通过长江而下袭扰荆州后方。

而且刘表军队最精锐的就是这部分,和刘璋打过大规模战争,后来又和张羡打,经历过一定的战争洗礼,目前战斗力比其它两部分要高不少。

最后一个就是在南阳,整个南阳的兵力不超过一万人,文聘在宛城有数千人马,邓济驻扎在湖阳新野一带,也有数千人马。

虽说张允在樊城驻扎了约一万五六的样子,可樊城位于南阳的最南端,与襄阳就隔着汉江,所以与其说这是南阳守军,还不如说是保卫襄阳的倒数第二道防线。

因此实际上的南阳守军其实就只有文聘和邓济的部队,其它各县可能林林散散有那么几百部曲,但基本没什么作用。

本来就缺少战争洗礼的南阳守军又人数上处于劣势,自然会畏惧敌人。

好在文聘也不是一般人,虽然以寡敌众,但他善于激励士气,在防守上颇有能力,因而不仅箭矢器械准备充足,还用援军将至的消息,稳定了军心。

苍茫的大地上西凉军集结完毕,北方湍水汹涌流淌,沃野之上城外的乡村百姓早已经拖家带口逃难,乌压压的西凉军似乎要把穰城这座南阳仅次于宛城和樊城的第三大城池淹没。

“呜呜呜呜!”

随着号角声长鸣,西凉军中最前排的勇士已经扛着云梯开始向城池进发。

在他们的身后是列出一个个方阵的进攻士兵。

没有铠甲,最多就是一面圆形的小木盾,左手持盾,右手持环首刀,这就是东汉最出名的步兵刀盾手。

他们排列成整齐的队阵,在张济的率领下,缓缓向着城池靠近过来,已经到了半里之外。

“弓箭手准备!”

眼见对方已经展开了攻势,文聘高声怒吼。

穰城上的弓箭手们同时开始弯弓搭箭,将头纷纷探出女墙外,开始进行瞄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