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银狐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二十五章 未来的方向(4 / 5)

作品:《三国之银狐

这次换沈晨严肃坐起来,认真地看着他道:“道理我都懂,甚至比你懂得更多。我当然知道我应该做什么,只是现在我确实有些心情方面的问题,这跟心理有关。你也不用太担心,我自己想得很明白,只是让我稍微放松一下心情,然后我自己会去做该做的事。”

诸葛亮继续看着他,看了很久,才叹了一口气道:“那你接下来打算去做什么?”

“向陛下告个假吧,回家一趟,去看看先帝,或者去各地走走瞧瞧,有些事情只有自己想开了,才能解开。”

沈晨想了想,倒不是他矫情,而是现在确实没什么奋斗目标,所以他就必须要考虑下一步。

因为推广生产力这件事情不需要他去做,如今南方科举取士,生产力、生产关系等等都是沈晨书里说过的道理,很多科举考出来的考生都懂。

基本上这些人到了地方之后,就会立即开展农业工作,组织起百姓马上进行生产,因此估计要不了多久,等全国都收复之后,大量的有实地经验的官员会被抽调去北方担任地方官吏。

就好像后世新时代到来,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抓生产一样,土地改革不仅仅只是把土地重新分配给农民,而是要尽快恢复自己的社会秩序,先让人民百姓能有饭吃。

也就是说,至少三五年之内大汉的国家策略是不需要沈晨来过问的,他现在就必须要考虑将来的问题。

工业革命?

想多了。

光靠灌钢法确实能大幅度提高钢铁产量。

但没有蒸汽机,就无法实现第一次工业革命,没有第一次工业革命,自然也就无法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让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蒸汽机的原理沈晨知道,但光知道原理没图纸想徒手撸出来难如登天,沈晨前一世是做建筑设计的,不是工程师。

所以他曾经把原理告诉过工匠,可无论工匠怎么做,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密封性、动能差、负荷低,烧了半天水,产生的动能还不如人工手挑。

不要以为蒸汽机简单,这玩意儿很有技术含量,沈晨耗费了很多钢铁,最终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因此想短时间内造蒸汽机不太现实。

火药倒是有可能。

虽然这玩意儿唐朝才出现,实际上东晋时期就已经存在。

因为东晋修仙比较流行,道士们喜欢炼丹,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敢扔丹炉里,最终搞出了火药。

只是当时有这玩意儿,却没有得到有效应用,一直到宋朝利用火药做了突火枪、狼烟球,再到明清时期有了红衣大炮、火绳枪、燧发枪,才算是普及开来。

沈晨倒有想过造火药推平了曹魏,可惜的是他居然不记得火药怎么造了,只记得好像有硫磺和木炭之类,第三样玩意儿死活想不起来。

主要是这玩意儿除了后世爱看历史的以及烟花生产商以外,估计没有人会知道具体配方,他连《三国演义》都只看电视剧,更别说,所以完全不知道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