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胡子里的留学生(2 / 3)

作品:《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

“是的,我们现在已有德式克虏伯75毫米炮二十门,100毫米口径的山炮二十门,已经成立了炮队,”汤大龙介绍说,“炮乃战争之神,小打小闹无所谓,真正大规模的正规作战,没有炮哪行呢?”

“天和兄,我经常听汤大哥在我面前提到你,我的耳朵里都磨出茧子来了,今日总算是与你相见了,我们可谓是一见如故。不瞒你说,自从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我们国家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以后,我就一直愤愤不平,我始终想不明白,为何我们泱泱大国会受到外来列强的入侵,最后,我总结了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清政府没有像样的炮兵。为此,我向父亲提出要求,赴俄罗斯米哈伊洛夫斯基军事炮兵学院学习,想学成以后,回来报效国家,”李思哲说,“毕业回国后,正赶上袁世凯成立新建陆军,于是,我满怀报国热情地去参了军。”

张天和听他这么一说,心想他如此年轻,却忧国忧民,不由得也很赞赏。

“但是,后来到了新建陆军以后,我才发现,情况远远不是我想象的那个样子,”李思哲叹了口气,失望的说,“这些当官的,心中所想的并不是什么国家大事,如何保卫国家,驱赶列强,而是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整天想着如何升官,如何发财,再不就是抽大烟,玩女人,全不把我们这些当兵的当人看,只要一听说要打仗,立马带头跑了,跑得比兔子还快。其他的不说,就拿那个清军驻朝鲜的总统领叶志超来说,一听说日本军队打过来了,竟然毫无骨气地一路狂奔逃回鸭绿江,最终导致全军溃败,平壤失利,从而使日军顺利进入了朝鲜,并自此依托朝鲜为跳板,进窥中国之地。带头的都这样,我们这些当兵的,又能有什么作为?我空怀满腔热血,却报国无门,一气之下,不干了,回来当了胡子。”

张天和听了以后,也很是感叹,随后,把他们迎进屋里,摆酒设宴,热情招待。

“天和啊,你听到了,当今这个世道就是这样,清政府腐败无能,当官的腐化堕落,有志青年想救国救民,都报国无门,老百姓没有活路,你说,除了当胡子还能干什么?”汤大龙顿了顿,面露忧色,“可是,我们青风寨表面上看是人多势众,兵强马壮,现在内部也出了问题。”

“此话怎讲?”张天和问。

“现在整个山寨等于是分成了两派,大当家的冯德林义气深重,人倒也不错,可是他识人不明,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副寨主王雄却是个贪得无厌,忘恩负义的家伙,此人暗中逐步培养自己的亲信和党羽,大有与大寨主分庭抗礼之势,而且,现在都欺负到老子的头上来了。”

“哦?有这等事?”张天和听汤大龙这么一说,也感到有点意外,“他连哥哥你都敢欺负吗?”

“是啊,已经有三次了,他派我带领我的本部人马两百个弟兄去执行任务,承诺每次任务执行完毕之后,给予每位弟兄二十两银子的赏钱,弟兄们冒着生命的危险,好不容易做成了买卖,抢回了财物,他答应分给兄弟们每人二十两的银子,三次也就是每人六十两,两百个弟兄就是一万两千两的银子,他却分文不给,而且他也不把所得财物上交,而是全部据为己有,你说,我早已答应我手下的兄弟,却迟迟不能兑现,这让我如何向兄弟们交代?”汤大龙越说越火,“这个王八犊子,犯了老子的脾气,老子就跟他拼了。”

“大哥,你可千万不要冲动,消消气,都是自家人,要以和为贵。”张天和就在旁边劝他。

“我汤大龙是个性情中人,最讲义气,在山寨中做事,少拿点钱都行,最重要的是兄弟们在一起开心,痛快,但是,像他这样不拿我当回事,拿我当二百五,过河拆桥,这种窝囊气,我怎么能受得了?”汤大龙说,“要不是看在大当家的面上,我早就撂挑子不干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我拼死拼活为的啥,有什么意思?”

“大哥说得对,我原本一心想去当兵,报效国家,后来,我发现我错了,然后,我去了青风寨,希望能在这里干出一番事业,可是,没有想到的是,这些人也是窝里斗,整天干着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李思哲长叹了一口气,“我现在想,我是不是又错?”

“天和啊,你最近在江湖上可谓是小有名气了,不如,你拉起一支队伍,我们兄弟都跟你干得了。”汤大龙说。

“那怎么行?你们现在在青风寨那边干得好好的,我现在可以说是一无所有,这如何使得?”张天和说,“况且,我有老娘需要赡养,此事不要再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