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六章 灵隐寺中,威胁道真(3 / 3)

作品:《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对于道真之言,李绚眼底深处闪过一丝不屑。

如果他不是专门了解过倭国和新罗多年的战事纠葛,恐怕也不会知道,在白江口海战之前,倭国和新罗、百济早已经发生了数十次的彼此交战。

倭国虽然败多胜少,但从未放弃对新罗和百济的觊觎。

当年百济在大唐和新罗的夹击下,左支右绌,最后才联系倭国北上,如果不是有刘仁轨主持白江口一战,那么恐怕那一战失败之下,倭国和百济联军早就已经一起灭了新罗。

李绚自己拿起茶杯,给自己倒了一杯,然后才淡淡的说到:「据本王所知,近十余年来,贵国天武王一直励精图治,卧薪馋胆,整修军备,试图再入东岛,但可惜始终未有合适之机,不知可有此事?」

道真的脸色不由得微微一变,据他所知,大唐历来对倭国并没有多少兴趣。

毕竟当年白江口一战,以大唐获胜而告终。

多年来,倭国对大唐臣服,屡屡派遣遣唐使来大唐学习,国内也根据大唐国制积极进行改革,国力迅速恢复。

尤其如今,大唐和新罗交战数年,早已是两败俱伤,如今大唐更是因为吐蕃的缘故,一直在积极准备撤军。

即便是现今因东海王之故,唐皇愤怒,试图剿灭新罗,但道真判断,最终也难免撤军之举。

看了道真一眼,李绚平静的说道:「大师是否在想,大唐撤军,新罗紧咬不放,等到大唐的影响力在东岛被彻底清除之后,然后趁新罗虚弱之际,贵国挥师北上,直接拿下整个东岛?」

道真手里的佛珠不由的微微停顿。

李绚轻轻一笑,随即说道:「那贵国可要快些准备了,若是本王所猜不错,大唐和新罗一旦战事了结,新罗人立刻就会转身,将目光盯在贵国。」

「嗯?」道真终于忍不住抬头看向李绚,神色愕然的说道:「有吐蕃之后,新罗不是应该将目光盯在大唐身上吗?」

「大师说笑了。」李绚淡淡的抬起茶杯,轻声说道:「从两汉三国两晋南北十六朝至今,何时有东岛之国入侵过中原……即便是杨广三败高句丽,之后,国内混战,高句丽都没有过此种举动,更何况如今,疲弱的新罗。」

「那战后新罗应当休养生息才是,何必招惹我国?」道真虽然知道一国侵略之心强烈,但依旧嘴硬。

李绚从袖子里面掏出一封圣旨,平放在案几之上,然后淡淡的说道:「因为就在数日之前,本王已经让新罗的那位崔中侍知晓,大唐将和倭国联手,南北夹击新罗,准备将其灭国。」

「什么?」道真终于忍不住的站了起来。

李绚的这番假话,绝对会让新罗人在战后准备对倭国动兵,以新罗和倭国人的仇恨,他们绝对会中大唐离间之策的。

看着目光平静的李绚,道真缓缓的坐了下来,沉声问道:「不知圣人究竟意图如何?」

事情业已如此,毕竟难有回旋余地。

以新罗那群人的猜疑,他们战后必定会对倭国动手的,如此,倭国必须要提前准备,然而倭国要如何准备,还要看大唐准备如何。

「一切就在这封密旨之上,大唐和倭国联手,一起灭亡新罗,不过非是现在,而是将来,大唐终究还会对新罗下手,或许是明年,或许是后年,和新罗之仇,大唐谨记,届时,倭国策应便可。」

道真转身,死死的盯着李绚,说道:「若是大唐覆灭新罗之后,又转身盯上倭国,又该当如何。」

「不会的。」李绚很直接了解的摇头,说道:「多年以来,中原和东岛征伐无数,但始终未能彻底降服,大唐需要的,只是一个愿意降服的新罗,若是倭国有力,不妨在东岛也占一杯羹。」

李绚轻轻的将圣旨往前一推,轻声说道:「圣旨在此,大师不妨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