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 宰相之争,欲引乱战(3 / 4)

作品:《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若是如此,那岂不是更好。”李绚一抬头,来敬业立刻捕捉到了他的尾音,眼神瞬间就亮了起来。

李绚神色平静的说道:“世叔,此事我等不需多做什么,只需让朝野皆知,东海王的手下,曾经陪同裴尚书的内侄,在英国公的别院住过几日,之后,东海王的手下,便长期潜伏在潜伏在英国公的别院,不过后面这些已经不重要了,为了撇清关系,很多人都会动起来。”

“东海王的手下,曾经陪同裴尚书的内侄,在英国公的别院住过几日。”来敬业微微点头,然后又摇头,谨慎的说道:“此事不能我等出面,毕竟不管是裴尚书,还是英国公,天后那里都不会置之不理的。”

李绚略作思索,提议道:“正谏大夫如何?”

“薛元超?”来敬业眉头微蹙,思索起这其中的厉害来。

李绚轻声解释道:“正谏大夫掌议论,谏得失,薛仲璋又是薛家子弟,他出面乃是最好。”

“为何不找御史中丞崔谧?”来敬业谨慎的看着李绚。

李绚摇头,不赞同的说道:“因为御史中丞没有宰相之望,御史大夫空缺已有数年,御史中丞往上不过御史大夫,但正谏大夫,往前可是宰相。”

来敬业似乎想起了什么,赶紧说道:“可正谏大夫和裴尚书同样是天后亲信?”

“世叔忘了!”李绚身体前倾,压低声音说道:“正谏大夫本身是和静县主驸马,他之长子,如今恰是太子舍人,虽是天后亲信,但却不如裴尚书,如今想来,他才是最合适动手之人。”

来敬业不置可否,反问道:“可如何才能让正谏大夫出面?”

“此事易也,千牛卫,金吾卫,大理寺,刑部,雍州府,长安万年二县,只要稍微过问一下薛家大郎和薛仲璋兄弟关系如何便好,然后再旁敲侧击一下,询问薛家大郎和闻喜县主之子刘广业关系便可。”

李绚一句话,就将薛曜和刘广业联系在一起。

当初正是因为刘广业的死,带出了东海王是隐太子李建中血裔之事。

若薛曜与其有所勾连之嫌,再加上一个薛家薛仲璋,河东薛氏的麻烦绝对不小。

但不小归不小,也仅此而已,但却足够能让薛元超看清楚这里面的机会,还有野心。

如此乱局之下,机会便来了。

“裴炎此次可真是将贤侄得罪惨了。”来敬业一时间有些感慨。

李绚目光微微低垂,平静的说道:“裴尚书或许真的以为,他在杭州做的事情,小侄不清楚,但他在杭州总共也才那么两三个人,盯死了便是。”

来敬业微微点头,说道:“中枢那边,伯父会……”

来敬业的话还没说完,大堂之外,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响起,来敬业立刻停口。

紧跟着,一名书吏进来禀报:“使君,刑部两位掌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