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他问的太多了(3 / 4)

作品:《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新罗人对契约之事历来没有尊敬之心,今日应明日反,常有之事。

“故而,这新罗国使需要暂时凉一凉,更何况有倭国国使打底,让其心慌一阵也是好事。”李绚一句话说出,邓良立刻就明白了李绚心中的盘算,有些忍不住好笑起来。

“至于倭国国使!”李绚的神色立刻肃然起来:“此番大军能够在东岛三战三胜,我朝军士勇悍自然是其中原因,但也不可否认,倭国此时的动静,给了新罗极大的压力,这才让其第二次,第三军攻伐买肖城,最后功败垂成。”

“的确如此。”邓良轻吸一口气,他是切身参与者,如何看不透这里面倭国的作用。

李绚抬头,看向头顶的明月,然后转向东方,沉声说道:“新罗反复,小人行径,但倭国同样狼子野心,觊觎甚大,此番立功而来,难免不会狮子张口,故而本王觉得,还是应该稍微缓一缓,等其心平气和,再与其相会。”

李绚的嘴角带起一丝冷笑,新罗和吐蕃,这两个国家,都不是什么善茬。

也就是他忌惮于朝中之事,否则亲自登陆新罗,说不得就要彻底的覆灭新罗,然后窥伺倭国也未必不然。

“王爷所言甚是,下官受教了。”邓良有些感慨了站了起来,对着李绚拱手道:“多谢王爷指点,下官就不打扰王爷休息了,告辞。”

李绚站了起来,看着邓良离开的背影,突然神色淡漠的看向苏宝同,说道:“宝同,若本王没记错的话,那位邓都督,当年他从一州司马,建功提升为一州刺史,还是在邢国公麾下吧?”

“是的。”苏宝同神色复杂,说道:“当年祖父先任神丘道行军大总管,平灭百济,后任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攻伐高句丽,后因粮草不计,被迫退兵,登州都督邓久光便是在那时由登州长史,升为登州刺史一职的。”

“你看,令尊如今虽然被封为武邑县公,但职司不过是尚辇奉御,如今便已经被人遗忘,你就站在本王身后,人家甚至连多问你一句都没有,其心如何,昭然若揭啊!”

李绚说完之后,转身朝着小院走去,只有苏宝同还愣愣的站在原地,双拳紧握。

回到小院之后,李绚坐在书房,此时,已经有几份密信放置在桌案之上。

李绚一一打开阅读,扬州这段时间的事情,已经尽数在他的掌握。

随后,李绚又写了几封回信,便洗漱休息去了。

到了第二天,等他早起之后,桌案上的书信早已经不见了踪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