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 检校太子右赞善大夫(2 / 4)

作品:《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如此,那么就好好的做个诤臣吧,然后在李贤谋反之前,离开东宫。

从蓬莱殿走出,李绚一路走到了宫门之下,然而这个时候,他才发现,他的岳翁刘仁轨,还有右相戴至德一干人等,正等在宫门之下。

千牛卫在拦着,丝毫没有放行的意思。

李绚刚刚从宫门走出,众人立刻就看了过来,神色诧异。

李绚同样满脸愕然,回头北望。

紫宸殿的屋顶上已经发射出阵阵晨光,但武后还没有召常朝的意思。

……

蓬莱殿中,李治将身上的毛毯裹的紧些,然后才看向后方的帷帐之中,轻声说道:“如何,此中可还有蹊跷?”

帷帐拉开,穿着一身绿色襦裙的武后,从里面走了出来。

尽管已经年逾五旬,但武后依旧容颜俊丽,比之三旬少妇也不差多少。

“人倒是挺忠心的。”武后难得赞誉一声,然后感慨的说道:“臣妾听闻二十七郎在离开那条被挖掘的通道之后,那条通道自己便塌了。”

李治点点头,说道:“毕竟是皇室子弟,维护之心还是不错的,为人谨慎,做事也算得力。”

“所以陛下让人去看护贤儿?”武后有些好笑的看着李治,这中间的来去纠葛,她是最清楚的。

李治有些无奈的摇摇头,说道:“此事和媚娘你无关,贤儿虽然和媚娘在政事上互有别见,但他的问题在于太容易被人左右来,二十七郎行事一直规矩,让贤儿跟着学学也好,他自幼被你我宠溺太甚了。”

李贤虽然在外人眼里,是个宽宏的太子,但是在李治的眼里,他却是缺乏杀伐之心。

这种人做皇帝,就是做个守城之君都勉强,更别说是做个明君。

皇家眼中的明君,和百姓口中的明君是不一样的。

不是说一味的宽容仁慈,就是治国之道,实际上恰恰相反,在该宽则宽,该严则严,对民宽仁,对官苛刻,才是长久的处政之道。

但李贤就是失在太过宽仁了,他在竭力的学习孝敬皇帝的李弘,但却根本看不到孝敬皇帝李弘不为人知的手段。

甚至看不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这一点是李治最不满的。

不过也没有办法,谁让最早一开始的时候,李贤就没有被当做储君来培养。

而孝敬皇帝李弘,也没有留下任何子嗣。

“臣妾倒是也希望贤儿真的能从二十七郎身上学到些什么,哪怕仅仅学到规矩两个字,臣妾就心满意足了。”武后轻声一叹,她如今虽然和李贤在处政上有些冲突,但并不是什么大事,但李治说的没错,李贤处事手段太直了。

或者说,刻意的太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