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福昌福昌!果然福昌!(3 / 3)

作品:《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眼睛瞬间睁开,满脸惊喜。

随后,李治将军报递给王福来,说道:“念!”

“喏!”王福来接过奏折,认真的打开,念道:“臣剑南道行军总管,益州大都督府长史李孝逸奏:仪凤三年七月十五日,昌州都督李绚,率军一千杀入苏毗昌都,劫黄金五千金,金从沧澜江运至剑南道大军前线,日前已运往长安,请中枢接收,臣梁郡公李孝逸,恭祝吾皇万寿无疆。”

“臣等恭祝吾皇武运昌隆,万寿无疆。”殿内外无数群臣同一时间站了起来,神色激动。

新年大朝之时,吐蕃国使挑衅大唐,说苏毗有金子,看大唐敢不敢去抢。

目的就是希望大唐主动冲过通天河天险,让吐蕃作用地理优势。

然而他没有想到,今年大雨。

即便是高原也是一样,通天河水高涨,原本的河道立刻扩展开去。

凭借这一点,李绚直接杀过了通天河,杀入苏毗,杀入昌都。

最重要的,是李绚从昌都抢下的黄金全部从昌都沿着河流送往了剑南道。

这一手几乎出乎所有人都预料。

他根本就没有想着要带着黄金返回玛多的打算,而是带着依旧充满饥饿感的士卒沿着唐古拉山继续冲杀。

无疑,这将继续保持将士们的战力。

殿中不乏深通兵法之道的人,便是李治,也明白其中的奥秘。

人群当中,吐蕃国使扎巴拉的脸色已经变得无比难看。

现在这个时候,金矿什么的已经不重要了,黄金已经被大唐抢到手,来自哪里已经不重要。

重要的是因为他,导致吐蕃损失了五千斤黄金。

数目不重要,重要的是脸面,甚至还有期许。

内外诸国对吐蕃这一战的期许。

今日在无数内外诸国使臣的面前,来这么一下,吐蕃的威望已经荡然无存,剩下的,就是吐蕃怎么体面的结束这场战事。

……

皇帝寿诞依旧在继续,李贤退下,李显和李旦,还有太平公主,一一上前。

但在李贤那副画和剑南道的奏章之下,不管是李显送的新式水车,还是李旦送的亲笔百寿图,还有太平公主亲手写的刺绣,全都不显眼。

皇帝虽然笑呵呵的答应,但群臣全部都知道,皇帝的心思已经跑去了别的地方。

直到刘瑾瑜,带着金昌郡公和福昌县主上前献礼时,皇帝在稍微坐直。

王福来站在侧畔,打开礼单,高声道:“阆苑人间虽隔,遥闻圣德弥高。西离仙镜下云霄,来献千岁灵桃。

上祝皇龄齐天久,犹舞蹈、贺贺圣朝。梯航交凑四方遥,端拱永保宗祧。”

李治微微点头,笑笑说道:“有点制词的味道了。”

群臣拱手,这首词虽然并不太惊艳,但多有四平八稳的感觉,越往高位走,越该是如此。

“进献寿诗一首,大药西域红花一株,机关贺寿童子百具,玉佛五尊,玉器十八件,恭贺吾皇万寿无疆。”

“恭贺恭贺吾皇万寿无疆。”刘瑾瑜带着李志昭,还有李锦霞同时跪拜在地。

李治微微抬手,说道:“平身。”

“谢陛下。”

李治的目光落在李锦霞的身上,目光温和的说道:“这才几年不见,朕的福昌县主已经长大许多了,传旨,加封福昌县主封地一千亩。”

“臣等多谢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治轻轻点头,神色满意。

福昌福昌,果然福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