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接连回京,暗潮汹涌(3 / 5)

作品:《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但他随即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

朝中何人不知,嗣郑王本身就没多少心思在金州别驾的官任上。

实际上,金州上下也不愿意嗣郑王多插手金州事务。

如今情况,也算各得其乐。

金州刺史又不时地以各种名义派嗣郑王回京,名义是让他帮金州争取一些东西,但实际上还是让他远离金州。

一般正常而言,各地刺史,进贡的进奏院,多在腊月二十三小年之后才回京。

嗣郑王纨绔一些,提前几日回京也不是什么大事。

但偏偏,今日赶上了这么多人一起回京。

出使吐蕃河州刺史,检校鸿胪寺卿元明;周国公,汾州刺史武承嗣;嗣郑王,金州别驾李敬。

还有南昌王和元万顷的郊迎。

这里面,越来越让人感觉到,在水面之下,似乎有一股又一股看不见的暗潮在汹涌。

尤其现在这个时候,太子还没有回京。

……

紫宸殿中,李治微微抬手,翻阅眼前奏章的同时,说道:“元卿请起。”

“多谢陛下。”元明赶紧躬身站了起来。

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四周,中书令李敬玄站在左侧上首,后面跟着兵部尚书裴行俭,南昌王李绚,著作郎元万顷。

今日,那是要好好的议一议吐蕃之事了。

“说说吧,如今的吐蕃内部究竟是什么情况?”皇帝身体微微靠后,目光落在元明身上。

元明拱手,沉吟着开口道:“回禀陛下,臣自仪凤二年二月末从昌州而行,一路经党项,苏毗,过唐古拉山口,抵达吐蕃境内。

据臣观察,吐蕃大小邦省无数,但大体分为三块:西北荒凉之地,西南象雄旧地,还有东南吐蕃最富庶之地。”

李绚站在一旁,轻轻点头。

这和他对吐蕃的认知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