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绚轻叹一声,说道:“殿下和相王毕竟是兄弟,有些事情还需适可而止。”

苏良嗣脸色微抿,点头道:“王爷所言不差,经此一事,相王应该也长些教训,日后相王会更加的谨慎,甚至难以捉摸。”

李绚眉头一挑,看向苏良嗣问道:“苏兄这是什么意思?”

苏良嗣微微笑笑,然后看向李绚道:“若是下官猜的没错,在王爷手上,还是有些东西的。”

李绚一愣,随即无奈的笑道:“苏兄太高估绚了。”

“呵呵!”苏良嗣跟着笑了起来,笑的很坦然,但目光却始终都直直的盯着李绚。

李绚轻叹一声,摇摇头,有些无奈的从袖子里面掏出两本奏章。

“苏兄。”李绚看向苏良嗣,说道:“绚这里有两本奏章,一本是弹劾左司郎中窦思泰行事不端,有欺压百姓,致人死命之事,另一本是弹劾御史大夫崔谧之侄崔济关说通贿案。”

李绚拿出弹劾窦思泰的奏本时,苏良嗣不由得笑了,但是当李绚拿出弹劾崔谧的奏本时,他的脸色就变了。

窦思泰是相王妃窦氏的妻兄,针对他下手,当然能够有些震慑他人。

但御史大夫崔谧,却是武后的人,针对他下手,恐怕会激怒武后。

李绚笑着看向苏良嗣,说道:“苏兄,两本奏章,兄取一本吧。”

苏良嗣面色郑重的看向李绚,直接问道:“弹劾崔御史的奏章,王爷打算怎么办?”

“没打算怎么办,看机会,有机会就拿出来,没机会就放着。”李绚说着,将弹劾窦思泰的奏本递给苏良嗣。

这件事情苏良嗣根本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他只能选择弹劾窦思泰。

“只需要将窦思泰赶下左司郎中的位置,东宫再找好适当的人选替代。”稍微停顿,李绚看着苏良嗣说道:“苏兄,最好是找东宫内部的人,这样一个人调走,其他人才能顺次提拔,如此才能安定人心。”

“王爷放心,下官省的。”苏良嗣点点头,但是他的目光依旧落在那本弹劾崔谧的奏本上。

他何尝不清楚,那本奏章一旦用出,弹劾崔谧的同时也将得罪天后,但那本奏章能够拿掉一个御史大夫,若是在关键时刻用出,将会有极大的作用。

“敢问王爷,王爷打算究竟怎样用它?”苏良嗣最终还是没忍住问了出来。

李绚淡淡笑笑,然后摇摇头道:“原本绚是打算将这本弹章交给裴相,然后弹劾御史大夫,作为投向东宫的投名状,但是没想到,薛相对于裴相竟然是如此的抵制,竟然是如此强烈。”

苏良嗣的脸色沉了下来,同样屋内的说道:“王爷所思,乃是奇策,对殿下有绝佳好处,但是偏偏薛相不同意。”

用裴炎来抗衡武后,李显再在其下发展力量,如此一来,四五年后,李显就有足够的力量掌控朝政。

到时候,武后返回后宫,裴炎听话就让他继续做尚书左仆射,不听话,就让他像刘仁轨这样做太子太傅。

一个太子太傅,高高抬起,但却不接触实权。

为了避免他的反应过激,甚至还可以让他继续同中书门下三品,平衡朝局。

这才是最佳之法。

当然,不管怎样,都会有人的权力受到损伤,而眼下,受到损伤的人将是薛元超。

“可恨嗯,我等力量不卒。”苏良嗣狠狠的咬了咬牙。

李绚点头赞同,李绚之所以有这一策略,便是因为李绚还需要四年才能返回中枢。

便是苏良嗣,也需要好好的做上一任六部侍郎,如此才能名正言顺的进入政事堂。

但这些都需要时间,起码是四五年的时间。

正是因为如此,他们需要在上面有人替他们遮挡来自武后的压力。

武后贪恋权势,这一点早年已经有无数人用命证明了这一点。

李显一旦上位必然要冲击武后的权势,他们这些东宫属臣,立刻就会遭到来自武后的明暗打压。

若是没有人在上面帮他们顶住压力,他们将会十分艰难。

这个人原本可以是薛元超,也该是他,但偏偏他没有这份底气。

李绚好不容易想到拉拢裴炎,但薛元超却十分的抵触。

这让看清楚这一切的苏良嗣,心底十分的恼怒。

苏良嗣抬头看向李绚手里的奏本,面色凝重的说道:“王爷,或许我等还是需要动手的。”

李绚赞同的点点头,说道:“本王其实也有过想法,元万顷毕竟为相王联系过诸相,当初豆卢侍郎得了四票,就是明证,说明裴相也和元万顷有所勾连。

若是能从这里着手,或许能让裴相有所忌惮,再回来找东宫,但可惜……”

“但可惜天后不愿意让我等在元万顷的身上再多做文章。”苏良嗣深叹一声,摇头道:“王爷的方向是正确的,眼下虽然看起来有些困难,但所以通过御史大夫的手,让他去逼迫裴相。”

“弄一本弹章,弹劾相王勾连诸位宰相,将弹章送入御史大夫府邸,然后再将消息透露给裴相,如何?”李绚轻轻抬头,看向苏良嗣,苏良嗣笑了。

李绚也笑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