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骂谁实力派呢 / 章节正文阅读

237 横店的雨日小故事(2 / 3)

作品:《骂谁实力派呢

之前《庆余年》对外号称3亿总投资,平均下来一季1亿。

这个说法大蜜蜜是不信的。

当初《宫锁心玉》对外还说总投资6000万,后来又追加2000万呢。

爆红之后更是爆出总成本1600万美元,按照2010年汇率,合亿人民币。

懂行的人一听就知道扯淡,就《宫锁心玉》那些服化道水平和演员阵容,这个价格砍一半水份都绰绰有余。

亿?

把刘天王拽来剃光头演四阿哥估计也就这个价了………

所以圈内对一些剧组号称的宣传成本,基本上来先砍三成,喜欢灌水的直接砍一半。

魏阳由于前面几部作品让人看到实打实的花了真金白银,所以外界对他新剧的宣传成本还是很保守的。

《庆余年》对外是一部1亿,业内预估应该在6000~8000万左右。

大蜜蜜属于保守中的保守,也可能是纯粹的酸,所以认为成本在3000~5000万。

不过真正来剧组客串之后,她看到《庆余年》的服化道和后勤配给,觉得多了不敢说,大几千万绝对有的。

然后她就更酸了!

酸的不是魏阳有钱,而是刘施施和糖嫣在这个大制作担任女主,并且是三部。

明星为什么绞尽脑汁的往大制作里挤,不仅仅是大制作比以小博大的中小制作更容易成功,大制作也意味着大量的曝光和关注度,同时对艺人的咖位和商业价值也是一种提升。

这点在电影方面尤为明显,最经典的参演大制作疯狂抬咖的就是《赤壁》志灵姐姐。

《赤壁》之前,所谓的台省第一名模有多少人认识。

当踩着某赵这位当红大花成为《赤壁》女主,她的电影片约和商业代言就没停过。

在身后台媒的力捧下,很快就摇身一变成了一线电影咖,资源让四旦双兵的好几位都看着眼红。

电视剧领域没有电影圈那么明显,主要还是看影响力和名气。

但3亿+大制作女主这个光环,对刘、糖绝对益处多多,因为这是“市场”的选择。

总有一些剧组还有品牌,他们不会理会所谓的咖位国民度等圈内规则,一切向钱看,谁有“市场”,它们就选择谁。

伱不服,你说你更红,你更红怎么没有大制作让你当女主呢?

大蜜蜜人气和知名度都不差,也有代表作,但始终没有这种重磅资源在手,就是让人觉得差口气。

而很多时候,差就差在这一口气上。

也就是大蜜蜜现在人气爆表,接触了一些电影资源,还是有自己的底气的,不然她就不是酸了,而是嫉妒到面目全非………

魏阳可不知道也不关心大蜜蜜的心理活动,抓紧时间赶紧在户外的连廊拍戏。

结果拍了几段,雨势渐大,还刮起了大风,呜呜的养连廊里面刮雨,要不避开,衣服和妆都得湿。

“……”

这回连魏阳都想开骂了,早知道直接拍室内了,布景和灯光虽然麻烦,但不用中断,都怪李木戈贪图雨景更有意境。

魏阳瞪了李木戈一眼,后者有点委屈,刚才你自己不也鼓掌叫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