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又被坑了(2 / 3)

作品:《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

“真得没想到,香山县竟然是如此之富,京师那边都自愧不如啊!”

“何止啊,说实话,我都动心了。我就只是问了下那家开餐馆的,一年能赚两百贯之多!”

“是啊,你们发现没有,白糖在这里的价格,可比京师那边便宜不下三倍。如果能把白糖运到京师或者其他地方卖,简直是暴利啊!”

“还有,我听说,这里的房子,就只是短短一年的时间,就翻倍了。”

“……”

这些官员,你一言,我一语的,纷纷动心了。

反正在这大明朝,还没有说当官的不能做生意。就他们打听到的消息,基本上在香山县做生意的,都是赚大了的。

因为朱元璋的高压打击贪腐力度,大部分官员是不敢伸手去贪腐的。那么这个合法做生意,自然就让他们心动了。

不要说他们了,就连李善长都动心了。

他的俸禄是比一般官员高多了,但是,架不住他要养活的人口也多啊!十贯,八贯的,他看不上眼,但是,源源不断地十贯,八贯,那也是非常吸引他的。

于是,这些官员都纷纷给他们的家人写信,让他们来香山县做生意,贩卖也是可以的。就连李善长,都没有例外,私底下偷偷地开始安排这个事情。

这个时候,宋濂和另外一个在广州养病的同僚,终于休养地差不多,便从广州这边前往香山县。

这一次,他们是走珠江坐船的方式。毕竟这种方式最快,还不累。

结果,让他们两人没想到的是,码头这边的人,出乎意料地多。

宋濂看着码头上的人,很是有点疑惑地说道:“怎么这么多扶老携幼的,这是一家子一家子地往香山县去?”

以前他陪太子去过一次香山县,同样是坐船,虽然是坐了战船,可在码头这边,同样是能看到人多人少的。

于是,他便派了个随从去问问情况,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宋濂等人进入客船之后,随从就赶回来了,向他禀告说:“大人,这些都是广东北方的灾民,等不及朝廷赈灾,去香山县讨生活的了!”

这一次,广东这边的风灾实在是大,死了不少人,受灾的灾民,宋濂这边不知道,但是他也能估计出来,绝对非常多。

广东这边已经上奏,请求朝廷赈灾,并免除田赋。

从过往经验来说,朝廷肯定是会准的。但是,路上肯定要耽搁一段时间。

宋濂听了随从的禀告,不由得皱了眉头。

随从似乎是看出他在想什么,便又对他说道:“小人问过,他们中的不少人,不想要老家的田地了,说去了香山县打工,一家子还能过得更好。留在老家的话,一个天灾,一年白辛苦不说,甚至还可能连吃得都没有!”

宋濂听了,不由得叹了口气。

农民就是靠天吃饭,收成好的时候还好,一旦有个天灾人祸啥的,那是真得难过的。

虽然说,他们去了香山县,是自发应对这个天灾的一种措施。

从码头这里看,也没有官府的人拦着,该是官府也是支持这些灾民前往香山县的。

但是,宋濂感觉到,这种灾民抛弃田地逃去香山县生活的方式,不好!

就这么下去的话,第一,香山县有这么多粮食养活越来越庞大的人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