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一家(2 / 2)

作品:《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这样的话,江东剩下的最后一点正当性也没了,搞了半天,反贼竟是我自己?

鲁肃看了半天,终于是找出两点疑问,“这晋字,似乎字体稍有不同?”

“还有这印章,吴王诏书只有一个,晋王的似乎多了两个?”

袁熙笑道:“不愧是子敬先生。”

“这诏书的王号是空着的,可见天子思虑之密。”

袁熙话是这么说,但也知道刘协留了一手,这诏书是自己救出伏寿的回报,但刘协意识里面,还是对封王有所抵触,于是下意识没写王号,看上去是替袁熙考虑,但其实也是留了个扣子。

想到这里,袁熙不禁哑然失笑,刘协性子里面,和袁熙一样有着别扭的一面,但袁熙对此并不讨厌,也正是因为如此,刘协才更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毕竟刘协才到弱冠之年,而这之前,从他九岁被立为天子的十一年里,无时无刻都在受人要挟,过着身不由己的日子,能做的眼前这种程度,已经殊为不易,袁熙自忖换做自己,也未必能强上多少。

他开口道:“至于那两个多出来的印,一个是天子七玺其中之一。”

“我诏书上的三个印章,最上面的印章,是天子行玺,用于封国,这是我和孙权诏书上都有的。”

“下面的那个,是天子加上的第三玺,谓之天子信玺。”

鲁肃和蒋钦面面相觑,他们作为核心官员,自然知道这个印玺的用途,这是天子用来发兵的,意义不言自明!

而袁熙的的下一句话,更是让两人震惊无比。

“最下面的那个,是传国玉玺,我自己盖上的。”

“这是七玺中最大的那个,当然有其独特的意义。”

两人自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鲁肃涩声道:“当初孙侯进入洛阳,于枯井中得到了传国玉玺,后将其交给了袁术,那如今这传国玉玺.”

袁熙点头道:“没错,如今这传国玉玺,在我的手中。”

“孙氏留不住,袁术留不住,我也未必能一直留住,有能者居之,我倒想看看,曹操能不能刚从我手里夺走。”

“至于孙权,他没这个本事,就不用想了。”

听了袁熙充满霸气的话语,两人无言以对,以现在袁熙的实力,确实有资格说这种话。

袁熙出声道:“如今天下大势,已经走过了中盘,两位上车的时机,其实没有多少了。”

“两位爱惜声名,我自然是欣赏的,但有时候为了拯救苍生,更大的勇气是敢于承受污名。”

“两位即使不为家族着想,也可为江东百姓想想,毕竟人都死光了,即使天下太平,一片白地的江东,还有什么意义?”

鲁肃和蒋钦听了,皆是犹豫起来,最后袁熙也适时给了两人一个台阶下,“我还是希望和平解决江东问题,不到万一不得已,我也不想开战。”

“所以我想请两位暂为客卿,不参与与江东的交战,制作些练兵献策之事。”

“毕竟孙权是吴夫人生的,我也不想做绝。”

“如果可以的话,两位可暂时跟着吴夫人处理政事。”

袁熙话都说着这份上了,鲁肃和蒋钦心道吴夫人总不会狠心将自己儿子杀了,便出声道:“承蒙晋王不弃,愿效微薄之力。”

吴夫人跟着袁熙出来后,上了马车,才面有忧色,出声道:“让妾参与政事,还是不妥。”

“夫君想要得到天下,自然培养嫡子,我若是势力大了,只怕还遭到非议,甄夫人那边”

袁熙摆摆手,“那是治天下,不是打天下。”

“而且我就是把袁谦封在江东为王,也不怕将来他起异心,毕竟未来是海路船运的时代,一条长江,又算什么天险?”

吴夫人听了,疑虑尽去,感叹道:“夫君还真是深谋远虑呢。”

(本章完)